林野的怀表残片突然剧烈震颤,银芒中浮现出玛雅文明的衔尾蛇图腾。他心念一动,下令释放装载着蓝星泥土的生物孢子。
这些微观载体混杂着:
蒲公英种子;
微生物群落;
儿童涂鸦的颜料。
一旦接触熵网,便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光丝间迅速绽放出量子花朵,花瓣上流转着不同文明的符号:
硅基符文;
能量弦谱;
甲骨文;
孩童用蜡笔歪歪扭扭写下的\"你好\"。
\"观测者们,看看那边!\"零号放大某个曾被熵滤者改造的星系影像。
原本排列成矩阵的恒星开始脱离轨道,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般自由飘荡;
被压成二维平面的星云重新鼓起,化作般的三维结构;
最令人惊叹的是,黑洞的吸积盘边缘竟浮现出一群发光的鲸鱼——正是蓝星孩童画笔下的模样,它们甩动尾巴,搅起量子泡沫的涟漪。
飞船继续航行,身后的熵网已扩展成横跨数十光年的璀璨结构。
林野凝视着星图,每个光点都以独特的频率闪烁:
有的急促如电子脉冲;
有的舒缓如心跳;
还有的明暗交替组成摩尔斯电码。
他终于明白,这张由意识编织的网络并非秩序的枷锁,而是宇宙的\"多元对话场\"——每个文明既是信息的发送者,也是独特的解读者。
在可观测宇宙的边缘,一个刚刚觉醒的文明首次捕捉到熵网的信号。
它们派出的探测器并未带回冰冷的数据,而是满载着跨越时空的\"礼物\":
硅基文明的晶体模型;
能量态生物的弦波乐章;
蓝星孩童用星光录制的童谣。
当这些礼物在它们的星球展开,第一首宇宙合唱正在诞生,每个音符都在诉说:差异与联结,才是永恒的宇宙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