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十年一梦,故人再聚(2 / 2)

周瑜的茶盏\"当啷\"掉在案上。

他猛地站起来,玄色大氅扫落了半叠军报。\"你...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也在等这一天。\"陈子元将帛书推到孙策面前,\"凉州的狼崽子们已经磨了半年的刀,张绣的铁戟营前天过了陈仓,李严的斧兵在子午谷扎营——但这些,都不如我给将军的承诺有用。\"

孙策盯着帛书上的字迹,那是他熟悉的曹军斥候密报格式。

他突然想起三日前,从广陵传来的急报说\"黄河水浅,漕运受阻\",当时只当是天寒所致,如今看来...

\"你要什么?\"他抬眼直视陈子元,\"刘备要荆州?还是徐州?\"

\"我要曹操的刀,先砍在他自己人身上。\"陈子元笑了,眼角的细纹里浸着冷光,\"将军可知,曹操上个月派了细作去武威?

他以为我在凉州收羌人,是要抢他的陇西,却不知...\"他指尖轻点帛书上的\"睢阳\"二字,\"我在凉州埋的种子,是给曹仁准备的丧钟。\"

帐外突然传来马嘶。

孙策转头望去,只见一匹玄色战马从雪雾里冲出来,马上骑士的甲片闪着冷光——是他派去寿春的斥候。

\"报——\"骑士滚鞍下马,声音带着哭腔,\"寿春粮库昨夜失火!

于禁将军说,粮船在淮水翻了二十艘,今冬怕是...\"

\"退下。\"孙策的声音轻得像叹息。

他重新看向陈子元,这才发现对方眼底泛着血丝,像是熬了几夜。\"你...早知道?\"

\"我在淮水埋了三十艘装满桐油的渔船。\"陈子元指节抵着眉心,像是在按揉头痛,\"前日夜里月黑风高,刚好给它们点把火。

曹操要打江东,得先喂饱五万大军——可他的粮,沉在淮水里了。\"

周瑜突然笑出声。

他弯腰捡起茶盏,用袖子擦了擦,重新倒满茶:\"陈相这是要与我江东结盟?\"

\"不。\"陈子元摇了摇头,\"我是来给将军一个机会——让曹操的刀,先砍到他自己的后心。\"他从锦囊里摸出块玉牌,正是前几日在凉州喂狗时摸过的那块,\"三日后,曹仁的运粮队会过睢阳。

我让俄何烧戈的羌骑在泗水东岸等着,子龙的白马义从会从琅琊郡杀下来——\"他将玉牌推给孙策,\"将军若信我,派韩当的水军去淮口堵着,别让曹操的粮船跑了。\"

帐外的雪下得更大了。

孙策望着玉牌上\"汉\"字印纹,突然想起十年前在舒县,他与周瑜初遇时,也是这样的雪天。

那时他们都以为,这天下会是自己的;如今才明白,能翻云覆雨的,从来不是握刀的手,而是布局的人。

\"你图什么?\"他问出最后一句。

陈子元站起身,重新披上斗篷。

风雪灌进帐内,吹得烛火忽明忽暗,将他的影子投在军帐上,像把插在大地上的剑。\"我图的...\"他望着南方,那里有他埋下的种子正在破土,\"是让这乱世,早点有个能定局的人。\"

帐外传来马蹄声。

鲁肃送陈子元出去时,看见他翻身上马的动作有些踉跄——像是熬了太久的人,连坐都坐不稳。

可当他拨转马头,看向江东军营的方向时,眼里的光却亮得刺目,像是要烧穿这漫天风雪。

周瑜望着那道逐渐消失在雪雾里的背影,突然想起昨日在江边拾到的贝壳。

潮水退去时,贝壳里总藏着细碎的珍珠,要等有人愿意弯腰去捡。

他摸了摸腰间的玉珏,转头对孙策笑:\"伯符,我看这玉牌,该让黄盖连夜送往前线。\"

孙策盯着案上的帛书,指尖轻轻抚过\"睢阳\"二字。

他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像战鼓在催征。\"传我将令。\"他抓起案上的令箭,\"韩当率水军即刻出发,程普带三千精锐去历阳——\"他顿了顿,又笑出声,\"再让厨下煮碗姜茶,给陈相路上暖身子。\"

帐外的雪还在落,可孙策却觉得,这寒冬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悄悄解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