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算计与反噬,田豫归途惊变局(1 / 2)

田豫站在青州府衙朱漆门前时,晨雾正顺着屋檐往下淌。

他抬手要叩门环,却见门吏抱着长戟跨出半步,眼皮都未抬:\"田别驾,刘将军说了,今日不见客。\"

青布外袍被露水浸得发沉,他望着门吏腰间晃动的铜鱼符——这是第七次被拒。

前日简雍还拍着他肩膀说\"主公正细阅策论\",昨日连演武场的兵卒都避着他走。

田豫攥紧袖口,指节泛白如冻僵的枯枝,鞋跟与青石板相碰,发出细碎的声响——那是昨夜绕着馆驿走了整夜的痕迹。

回馆驿的路上,他踢到块碎石。

石子骨碌碌滚进阴沟时,院角老槐树下的玄色身影让他脚步骤顿。

\"国让。\"陈子元转身,腰间玉玦轻响,\"我替主公来见你。\"

田豫喉头一热,作揖时几乎踉跄:\"陈先生,幽州如今三面受敌!

公孙太守的急报说辽西郡已失两县,乌桓蹋顿部在渔阳屯兵,公孙越将军的右北平只剩三千疲卒——\"

\"我知道。\"陈子元打断他,目光扫过他磨破的鞋跟,\"主公昨日还在看幽州舆图。\"他引田豫进堂屋,案上粗陶茶盏里的水已凉透,\"只是青徐二州今岁大旱,粮仓见底。

前日刚拨给北海郡三千石粮,再调军粮......\"声音渐低,指尖无意识叩着案角。

田豫往前探身,袖口扫落半片槐叶:\"可主公前日应了公孙将军的亲卫,说拨三千精骑——\"

\"那是援公孙越将军守右北平。\"陈子元突然抬眼,目光如淬了冰的刀,\"国让,你该明白,幽州是公孙伯珪的幽州,不是刘备的。\"他端起茶盏抿了口,喉结滚动——茶太凉,冰得人发疼。

这句话像重锤砸在田豫心口。

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在檐下,简雍拍他肩膀说\"田别驾且宽心\"时,眼底那丝躲闪;想起昨日在演武场,赵云的银枪划破空气,却偏头避开他的视线。

原来不是军务繁忙,是根本不愿见他。

\"陈先生是在劝我?\"他声音发涩,指节掐进掌心。

陈子元起身,玄色衣袖扫过案上未收的竹简。\"开春河冰化了,从渤海运粮方便。\"他走到门口又停住,\"你且在临淄安心等。\"

门\"吱呀\"一声合上。

田豫望着案上凉透的茶,突然抓起茶盏砸向墙。

陶片飞溅,茶水在青砖上洇出个深褐色的圆——像极了舆图上被公孙度吞掉的辽西。

一更梆子响时,田豫还在绕着院子走。

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扭曲,像极了公孙度的兵戈。

他想起半月前刚到临淄时,刘备拉着他的手说\"伯珪的事就是孤的事\";想起前日递的策论,建议联合乌桓制袁,刘备却批了\"操之过急\"。

原来从那时起,他们就在等——等公孙度撕破脸,等公孙瓒首尾难顾,等幽州的人心慌了,再以\"救援\"之名接手。

烛火在窗纸上投下晃动的影。

田豫冲回屋,扯过案上的竹简,蘸墨的笔在帛书上疾走:\"急报伯珪将军:刘备迁延不发,辽东公孙度或已起兵,速整军备——\"

\"阿福!\"他唤来随从,\"你骑我的青骓,走小路过泰山,七日必到蓟城。\"随从接过帛书,系在腰间暗袋,翻身上马时,马蹄踏碎满地月光。

田豫站在院门口,望着那点黑影消失在晨雾里。

他摸了摸袖中未写完的第二封密信——若第一封被截,这封便要送与乌桓轲比能部。

风卷着槐叶掠过他脚边,他忽然想起陈子元今日说的\"安心等\",喉间泛起苦味:有些等,是要拿幽州的血来换的。

田豫在青州馆驿的第七日清晨,窗纸被麻雀啄出细碎的响。

他站在铜镜前系青布腰带,指节在扣襻上顿了顿——这是他第三次检查随身包裹。

包袱最底层压着半卷未写完的帛书,墨痕未干时被他强行揉皱,如今展开仍能辨出\"轲比能\"三字。

\"田别驾,船家来催了。\"门吏的声音从廊下传来,带着几分不耐。

田豫应了声,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袖中那方染血的丝帕——是昨日清晨在巷口拾到的,暗褐色的痕迹混着泥土,像极了书信被撕毁后浸过水的模样。

他突然想起三日前随从阿福翻身上马时,青骓马的马蹄铁闪着冷光——那是新换的,跑夜路最是稳妥。

临淄码头的风裹着咸腥的潮气。

田豫站在跳板上,望着船工用竹篙推开浮冰,目光扫过岸边停着的三辆蒙着油布的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