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公开课一举成名(2 / 2)

“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予学》,哪一位可以告诉我,我讲到哪里了?”薛嘉君看着底下的学生,目光温柔,语气平和。

乔宗恩举起手,“夫子,我知道。”

乔有言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这还是那个他家书都不读一页,字都不写一个的小祖宗吗?

“好,乔宗恩,你说。”薛嘉君也讶异,这小祖宗,平常可是上课听都不听的,都在睡觉,不曾想今日还能举手回答问题。

“上节课,夫子讲了《予学》中的,人皆有图也,先予后取,顺人之愿,智者之智耳。强者不予,得而复失。弱者不予,失之难测。予非失,乃存也。得勿喜,失或幸,功不论此也。夺招怨,予生敬,名成于此矣。”乔宗恩一口气背完,小脸憋的通红。

薛嘉君毫不吝啬地鼓起掌来“来,其他孩子们,给我们的乔宗恩鼓鼓掌,今日表现得很好。”

言毕,其他孩子都鼓起掌来,乔宗恩脸红了又红。

“好,我昨天讲了这是什么意思,乔宗恩坐下,有谁能够告诉我乔宗恩说的那一大段是什么意思?”薛嘉君手一挥,让乔宗恩坐下,目光扫视其他学生。

“夫子,我知道!”此言一出,有很多学生都举手了。

薛嘉君看到这个场景,心里很是感动,虽然平常这些孩子都多少有点顽劣不堪,都有点难教,这个时候都举手,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哄骗自己,薛嘉君点点头,对着第一排桌子说“从你开始,解释一句,下一个孩子解释下一句。”

那些孩子也没有表现出不愿意,反而都应了声好。

第一个孩子是穿着有些简朴的孙文文,他怯生生地开口“《予学》,人皆有图也,先予后取,顺人之愿,智者之智耳。是说,每个人都有想要的东西,应该先给予别人想要的东西然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顺应别人的需求,这个是聪明人的做法。”

薛嘉君闻言点点头“是,文文坐下。这个先予后取,不仅是聪明人的做法,更是这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则,天落雨至人间,人间的凡人们才可以让播种的粮食作物得到滋养,等到粮食熟了,才有东西可以祭祀天。这就是先予后取,下一个孩子,请告诉我,再举一个他生活中能够遇到的先予后取的道理或者例子。”薛嘉君手一挥,示意孙文文坐下,目光先是扫视全班,然后又对着孙文文后面的李子阳点了点头。

李子阳站起来,“夫子,我随我父亲去看戏,我瞧着戏文中多是人施恩,后面那人回报施恩者,这算不算先予后取?”

薛嘉君闻言点头又摇头“算也不算,首先施恩的时候,我们大多都没有想着要对方会做什么事情来回报我们,因为我们能够施恩,说明对方是不如我们的,是弱者的一方,我们对于弱者,只有同悯,没有欲望。被施恩的人回报施恩者,这个是被施恩的人的自觉和个人的修养,但是我们要记住不是所有被施恩的人都会感念我们的恩德和好。”

下一个孩子站起身来问,“那夫子,我们还要做好事吗?”

“自然是要的,只是要辩证地去做好事,我们要救急不救穷。”薛嘉君点了点头。

“夫子,为何救急不救穷?”下一个孩子又站起身问。

“救急,例如这个人得了急病或者马上吃一口饭就能活下去的那种,我们称之为急,这种的你帮他一下,他能继续活下去,那就很好了。为什么不救穷,一个人穷一定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不论是祖上还是他个人不努力,我们能够帮他一时不能帮他一世,每个人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是不会有大的成就的,甚至连养活自己都不能够。这种的,我们救也救不了。首先要他自己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天地之大,有手有脚,再怎么着是不会饿死的,所以我们救急不救穷。亦有这样的人,我们给了他恩惠,但是他不但不懂得感恩,反而会因为我们给的恩惠达不到他心中所想的度,而心生憎恨。这个就是斗米恩升米仇了。孩子们要记住,心中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察觉到自己的想法,并加以纠正和克制,我们要用欲望来驱动我们向上,向好发展,而不是让欲望凌驾于我们之上,做我们的主人,那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利欲熏心之人,也会成为一个一直都无法满足的欲望深渊。也许也会做出很多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恶事来。”薛嘉君一口气说完,整个课堂都沉默了。

下一秒掌声雷动。

薛嘉君笑了笑,双手向下按了按,“安静,好,继续回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下一个学生准备回答,《予学》中的强者不予,得而复失。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课堂又安静下来,下一秒就见一个胖胖的小子站起来说“夫子,夫子……”

“好,你坐下,你昨日没有好好听,今日要认真听。”薛嘉君见他答不上来,就挥手让他坐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强者一旦有自视甚高,不愿意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或者额外的东西给予给弱者,那么他所得到的东西,在未来也会失去。”薛嘉君自己说了意思。

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问“夫子,为什么强者不予,就会失去呢?他不是强者吗?强者难道还护不住自己的东西吗?”

“好,邵义,问的很好,坐下。”薛嘉君手一挥。

“来,刚刚教的《予学》人皆有图也,先予后取,顺人之愿,智者之智耳。这不是又绕回来了吗?先予后取,先予后取,你只有予了后面才能有所取。你不愿意给予,你有的东西依然是你的,但是别忘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世间万物是在发展的,是在不断向前的,好的人不可能一直如日中天,弱的人也不可能一直弱,总有出头的那一天,我们给予他人的时候,一定是有多余的时候才会给别人,这个予也不仅仅是包括物质,也包括爱,机会,还有资源。你只有给了别人爱,别人才会来爱你,你只有给了别人机会,别人后面才会给你机会。或者说这个人不一定会给你什么,但是冥冥之中,你能够从中得到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情,予也意味着给别人尊重,还记得夫子之前同你们说过那个聪明的大臣的故事吗?”薛嘉君问。

“记得。”底下的学生回答。

“聪明的大臣,几任皇帝叫他出山,他就出山,叫他上位他就上位,局势不好了,聪明的大臣就告老还乡。他因着辅佐了好几任帝王,那家里自然是显赫无比,为什么他会见那个丑陋的臣子的时候会给他尊重呢,以礼相待呢?不就是担心他的品性,日后会给他报复吗?难道这个聪明的大臣不是强者吗?绝对是强者,但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这个丑陋的臣子,假以时日,定能够位极人臣,所以给他尊重,后来不是因为这大臣尊重他,家族才免遭罹难吗?我一直都教你们,不管是士大夫也好,还是贩夫走卒也好,多给予人一些尊重,不是坏事。你们可都有记下了?”薛嘉君扫视众人。

“记下了。”学生回答。

别说是学生,后面几个听课的夫子都为之一振。

……

薛嘉君讲完这节课,所有学生起立行礼。

“诸位,日后,我要是不在这里教书了,你们可都要好好学习,不可偷懒。”

乔宗恩回头看向自己的爷爷,乔宗恩开口“祖父,你们当真决定不要薛夫子了?”

“……”乔有言被他一问愣住。

其他学子倒是一脸惊讶,没想到整日睡觉乔宗恩居然是乔有言的孙子。

薛嘉君也愣住,想了想自己之前没少说乔宗恩,心里顿时觉得不妙,不过又想回来再来一遍,还是会说他的。

乔宗恩见乔有言不说,又开口喊了一声“祖父!”

“哎哎哎,不赶走,薛夫子授课授得这般好,我们赶她作甚?”乔有言无奈。

“好耶!”众学子欢呼。

薛嘉君闻言,心里稍安。

薛嘉君把人送到门口,乔有言对着她说“我以前只是看在大薛夫子的份上,才考虑让你进来当个临时夫子。”

薛嘉君闻言低下头,“是,我明白,我托了我二哥的福,乔院长也不必因为我大哥,就让我留下来。我也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因为别人而留下来,我脸上也无光。”

“哈哈哈哈哈哈哈,老夫欣赏薛夫子的气节,今日虽说有薛探花的一点薄面,但是如果薛夫子表现太差的话,我也是不认的,毕竟教书育人可不是玩笑。”乔有言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这么说,今日我表现还不错?”薛嘉君眼睛亮亮的。

“简直如雷贯耳。”乔有言留下这句话,就笑吟吟地走了。

其他几个夫子紧跟其后。

只有那个和薛嘉君关系不错的廖夫子,想要拍一拍她的肩膀,但是考虑到她是女子就放弃了,尴尬地把手收回“恭喜你啊,薛老四,我一会儿就去给你准备聘书!”

薛嘉君笑着点点头“多谢,廖夫子!”

傍晚的落日余晖,洒在薛嘉君的脸上,廖正被她的笑容勾住了心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