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别开生面的“认亲”,以贾瑛踹门而入、掌掴刁奴、教训宝玉、初见黛玉而暂告段落。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如同惊雷般闯入荣国府的少年,必将在这潭看似平静的死水中,掀起前所未有的滔天巨浪!他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扬州的风,还有足以改变所有人命运的…雷霆!
暮色沉沉,如泼墨般浸染了荣国府重重叠叠的楼阁飞檐。白日的喧嚣尘埃落定,唯余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沉甸甸地压在每一片琉璃瓦上,渗进每一道朱漆剥落的门缝里。府邸深处,却隐隐有种无形的紧绷在悄然蔓延,仿佛暴风雨前那令人心悸的凝滞,无声地流淌过回廊曲折的阴影与院落深处紧闭的门扉。下人们走路都踮着脚尖,眼神闪烁,彼此擦肩时只敢用气音飞快地交换几句秘闻,随即又惶惶然低头疾走,生怕惊扰了这份酝酿中的风暴。
白日里那惊天动地的喧哗,那记响亮得震碎了贾府多年体面与伪装的耳光,还有宝二爷那张煞白惊惶的脸,此刻都化作了粘稠的暗流,在这座庞大府邸的肌理之下无声涌动、发酵。
潇湘馆内,几竿翠竹在渐深的夜色里只剩下模糊的轮廓,晚风穿过,发出沙沙的低语,衬得屋内越发寂静。烛台上一点如豆的火焰,在微凉的夜气里轻轻摇曳,将林黛玉纤弱的身影投在身后雪白的墙壁上,晃晃悠悠,形单影只。
她独坐在窗边的酸枝木书案前,面前摊着一封家书。信是父亲林如海遣人快马加鞭送来的,墨迹犹新,字里行间流淌着深切的思念与殷殷叮嘱,末尾几行,更是不吝笔墨地盛赞一位“贾瑛世侄”,言其“才具非凡,智勇兼备,于盐务一道,助我良多,实乃我林家之幸”。黛玉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贾瑛”二字上,指尖无意识地抚过那饱满的墨痕,心头百味杂陈。
父亲的信,字字滚烫,熨帖着她寄人篱下、常感孤寒的心。可这暖意越是真切,那汹涌而来的思念便越是尖锐,像一根无形的针,密密地扎在肺腑深处。喉头涌起熟悉的哽咽,她慌忙抬袖掩住口鼻,将一声几乎要逸出的呜咽死死压了回去。眼眶酸胀得厉害,视野迅速模糊,一滴滚烫的泪珠终究不受控制,“啪嗒”一声,重重砸在信笺上“吾儿黛玉”的“黛”字上,墨迹瞬间洇开一小团深色的水晕。
她猛地吸了一口气,像溺水的人抓住浮木,飞快地将信笺折拢,紧紧攥在手心,仿佛要汲取那纸上残留的、千里之外的父亲的温度。窗外的竹影摇晃得更急了些,沙沙声如泣如诉。
就在这时,外间传来一阵轻快而陌生的脚步声,打破了室内的凝滞。随即是紫鹃略带讶异的询问声:“这位姐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