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簿,解释解释?这笔‘疏浚河道’的支出,银子划给了城东‘张记棺材铺’?怎么?你们盐课司改行给运河里的鱼虾发丧了?还是说,这河道是用棺材板疏通的?嗯?” 贾瑛翻着另一本账,眼神戏谑,句句诛心。
面对那些试图狡辩或推脱责任的官员,贾瑛更是毫不客气:
“张大使?您管辖的盐场,去年上报‘雨涝损盐’十万斤?可小子查了扬州府志,去年您那盐场一带,可是大旱!旱得蛤蟆都张嘴等雨呢!您这‘雨涝’是从龙王梦里借来的?还是说……” 贾瑛逼近一步,盯着那个汗如雨下的大使,笑容冰冷,“是您自个儿脑子进水了,把盐给泡发了?”
“解释?跟谁解释?跟这白纸黑字的‘林氏清账法’解释去!” 贾瑛将一本漏洞百出的旧账本“啪”地摔在某个试图辩解的吏员面前,“借贷不平!差了两千两!两千两雪花银!够买你全家上下几十口的命了吧?说!银子哪去了?喂狗了还是填了你家祖坟的风水坑了?”
他的话语粗俗刻薄,却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员吏员灵魂出窍。在贾瑛那双仿佛能洞穿一切虚伪的眼睛和那套无懈可击的新式账法面前,任何狡辩都显得苍白可笑。盐课司内,每日都有人被贾瑛骂得面无人色,甚至当场瘫软。效率却也出奇的高,旧账的清理和新账的建立,在一种高压和嘲讽并存的诡异氛围中,飞速推进。
与此同时,贾瑛亲自挑选的晒盐试验田也在城外滩涂热火朝天地开工了。他招募了一批踏实肯干的灶户和懂得水利的工匠,亲自指导他们挖掘引水渠,平整滩涂,划分蒸发池和结晶池。他毫无架子,挽起裤腿就下到泥泞的滩涂里,跟工匠们一起劳作,讲解原理,示范操作。他那俊美的脸上常常沾着泥点,笑容却比阳光还灿烂。
“老赵头,这蒸发池的坡度得再缓一点!对,就这样!让海水慢悠悠地淌,太阳公公才好使劲晒它!” 贾瑛拍着一个老工匠的肩膀。
“二狗子,傻愣着干嘛?水闸控制的是流量!不是让你玩水!再乱拧,小心我把你扔结晶池里当盐疙瘩晒出来!” 他对着一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笑骂。
他的亲和力与在盐课司衙门里的尖酸刻薄判若两人,让这些底层工匠灶户倍感亲切,干活也格外卖力。试验田的进展一日千里,引来不少好奇观望的目光。
然而,暗流从未停止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