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二字如千钧巨石,重重砸在冷向笛头顶。
他身形一晃,险些站立不稳,\"什么?父皇竟派你去和亲?这怎么行!你不是早就与阮世子定下婚约了吗?\"
姜兰垂眸不语,欲言又止。
\"不行!我必须去找父皇说清楚!\"
\"六殿下,这桩婚事...是我主动提出来的。\"
\"为什么?\"冷向笛难以置信地瞪大双眼,\"你为何要去那荒远之地?\"
\"六殿下,我自小受父亲教诲,希望能像他一样,守护天下百姓。\"
冷向笛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一时之间,竟不知该为她的大义感动,还是为即将失去她而难过。
\"我先告辞了,六殿下。\"姜兰行礼准备离去。
\"阮世子知道这件事吗?\"冷向笛突然开口问道。
姜兰的脚步微微一顿,片刻后,她抬起头,目光诚恳:\"六殿下,如今皇上尚未昭告天下,还望您暂时不要告诉其他人,多谢殿下体谅。\"
冷向笛呆立原地,直到姜兰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长廊尽头,他才如梦初醒。
随即,他转身朝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见到冷向笛匆匆赶来,皇上神色平静,淡淡问道:\"怎么突然来找朕?\"
\"父皇,恳请您撤回圣旨,不要让姜兰去和亲!\"
\"你要朕收回成命,总得给个理由吧?\"
冷向笛嘴唇动了动,最终说道:\"儿臣...儿臣心仪姜兰已久。与其让她远嫁受苦,不如将她许配给儿臣。父皇也知道,她是姜将军唯一的血脉,您又怎忍心看她去那苦寒之地?\"
\"这都是她自己的选择,朕又能如何?\"
\"父皇乃天下之主,一言九鼎!只要您开口阻止,她又怎敢违抗?\"
\"朕知道你喜欢她,但你与祝家嫡女的事又该如何解释?难不成你打算始乱终弃?\"
冷向笛张了张嘴,却找不到任何辩驳的话语。
\"够了,退下吧。\"皇上摆了摆手,不再多说。
冷向笛咬了咬牙,无奈之下,只能行礼告退。
他心中满是不甘,却又无力改变这一切。
在返回宫殿的路上,他一直憋着心里的怒火。
贴身太监见状,忍不住长叹一声:\"六殿下,此事还是暂且放下吧。您若执意追究,只怕触怒皇上。到时候,怕是连德妃娘娘也会受到牵连啊。\"
冷向笛听到母妃的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沉声道:\"我先去看看母妃。\"
踏入景宫,德妃见冷向笛突然造访,脸上瞬间绽放出欣喜的笑容:\"笛儿......\"
\"母妃......您可知道姜兰要去和亲的事?\"冷向笛开门见山地问道。
\"不曾听闻,只是听说她近日入宫了。\"
\"儿臣是刚刚才知晓。\"
德妃一眼便看穿了儿子的心思,她轻轻叹了口气,纤细的手指摩挲着茶杯上的花纹:\"事已至此,怕是难以挽回了。和亲的日子将近,除非......日后你有足够的能力,或许能将她接回京城。可这普天之下,能做到此事的,除了皇上,又有何人?\"
这番话的弦外之音再明显不过。
冷向笛猛地捶向身侧,心中满是不甘。
曾经的他,本无意于皇位之争,只盼能守着心爱的人,求得一处封地,与她安稳度日。
然而此刻他才明白,若不能登上高位,便无力守护珍视之人,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
和亲的日子迫在眉睫,姜兰接连数夜被噩梦纠缠。
梦里反复重现的,皆是她与阮宜年在王府相处的细碎光景——春日共折的柳枝、夏夜同赏的流萤、还有他亲手为她簪花。
醒来时犹觉萦绕身侧,恍然若梦。
和亲前一日,祝以寒匆匆入宫求见。
才一相见,她便哭得梨花带雨,双臂紧紧环住姜兰,仿佛一松手便会失去珍宝。
姜兰无奈地轻笑道:\"祝小姐这是做什么?不知情的,还以为我要大祸临头了。\"
\"你此番远嫁和亲,往后怕是再难相见,我可得多抱抱你。\"祝以寒抽噎着说。
姜兰不再推辞,反手握住她的手:\"既如此,今日我们便好好叙叙旧。\"
二人手挽手漫步在皇宫中,祝以寒提议出宫走走,却被姜兰婉拒。
一则宫中规矩森严,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出宫;二则她心底忐忑,生怕途中撞见熟人。
行至翠柳湖畔,竟迎面撞见冷向笛。
姜兰隐隐觉得,他似乎一直暗中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