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引力推进系统(1 / 2)

从太阳系外边缘,重新返航太阳系内环人类聚居区的时间,

肯定要比之前从太阳系内环出来时快很多。

往外远行的时候,秦裕为了近距离接触更多区域内的星体,整个航线都比较‘蜿蜒曲折’,也有许多次重复减速和加速。

此刻返航时,有着确定的目标,航行线路在宇宙空间中基本是笔直一条,在完成加速过后,抵达太阳系内环之前,也不会再将飞船停下来。

再加上在确定返航时,秦裕所乘坐的漫游者号飞船,实际上已经不在此次远航过程中曾经到过的最远位置,

按照预期,漫游者号大概将在18年以内,重返太阳系内环海王星轨道。

……

人联纪元202年。

秦裕乘坐着漫游者号,依旧在返航太阳系内环的途中,

他同意参与之后对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探查任务的消息,

人类聚居区内,负熵研究院大概也已经收到,只是距离秦裕想要再收到负熵研究院的回复,还需要一些时间。

对于此刻的秦裕来说,

这一世原本计划要做的事情,在踏上返航行程时相当于就已经完成。

对于剩下的一些似乎需要等待的时间,也没有什么焦躁。

只是正常在偌大的漫游者号度过着生活,

偶尔也依旧看看,返航途中,是否有遭遇此前未曾留意到的小行星,矮行星。

同时,

也关注着,人类文明聚居区内,最近的一些近况。

智脑计划的强人工智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人联范围内一些新闻,一些事情汇总起来,

朝着漫游者号发送过来。

虽然因为距离的原因,秦裕此刻收到的消息,基本都已经是一年前的。

不过人类文明中一些大的历史进程,往往不是一两年就能够落下帷幕,

时效性不那么强的消息,也不影响秦裕在一年后继续关注。

……

“华新社消息。”

“由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及相关研究团队负责研制的,以引力发生干涉技术为基础的,星际城市引力环境模拟系统的安全性测试通过。”

“基于引力技术的星际城市引力环境模拟系统开始在各地外星际城市普及。”

“目前,海卫一,木卫,土卫等部分星际城市已经实现星际城市引力环境模拟系统的应用……”

这一年,

引力发生和干涉技术在人类文明地外星际城市内开始普及,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类文明来说,成熟的技术普及开还是很快的。

位于人类文明聚居区的智能工业,能够完成一套星际城市引力环境模拟系统的建造,就能够在之后,陆陆续续建造出来一堆。

人联的网络上,现实中,都因此短暂有些热闹。

这对于不少从小就是在异星星际城市生活的人们来说,和地面一模一样的引力环境,其实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感觉好怪,第一时间感觉身体有些重,但没多久就又适应了,这就是地球重力环境吗?”

“没多久就适应了,应该是因为‘重力保护液’吧,我们从小在社养局就使用了这个,我们重力环境适应区间本来就比较宽。”

“……我感觉,也不一定要调整到和地球一样重力吧,0.8倍重力环境,好像也差不多。”

“我在金星同步轨道上的星际城市里,之前一直靠自旋模拟重力,现在调整成引力发生装置直接模拟了。感觉好怪……有种直接回到了地球的感觉。”

“我觉得挺好的,有种强烈的,脚踏实地的感觉,好像整个人都再安心了许多。”

人们为此热闹地讨论着。

这种讨论,伴随着相应的技术在极短时间里普及到所有星际城市时达到巅峰,

然后再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对此习惯了,也就逐渐平息结束了。

不过,这对于人类文明的历史来说,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星际城市乃至星际飞船中的引力环境模拟,看似不是那么紧迫。

毕竟依靠此前的自转模拟重力,似乎也勉强够用。

但只要人类还是目前这种生命形态,星际城市和星际飞船中的重力环境模拟问题,

迟早会影响人类文明的更进一步发展。

此外,星际城市内的引力环境模拟技术实现了。

人们自然也对于同样处于临门一脚的,基于引力技术的无工质推进技术的实现,抱有了更多的期待。

……

人联纪元203年。

秦裕收到了负熵研究院的回信。

负熵研究院对秦裕同意邀请,同意加入对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的探测任务表示了感谢。

说道,负熵研究院将在海王星轨道位置,等待秦裕从远行途中归来。

并提及了这项探查任务最关键的前提,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研制进展。

虽然,

负熵研究院能动所以及其他相关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们,基本都认可,

基于引力技术的无工质推进系统研制中,绝大部分难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

在真正实现无工质推进系统这条道路上,已经没有什么完全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也是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认为,在未来十几年来能够实现无工质推进技术的底气。

但无工质推进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庞杂的系统。

涉及到若干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下,又再有若干分区结构。

即便大的问题基本已经全都被解决,

但整个无工质推进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本身依旧是一个繁复而困难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到此刻,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认为,还依旧需要十几年时间的原因。

到这一年,

人联,负熵研究院内,

不光是能动所相关研究团队,整个负熵研究院内,所有相关领域研究团队,

都参与了无工质推进系统的研制工作,负责着各子系统各部分的具体研究设计,

解决着整个系统中,或许已经没有太多困难,但确实存在的,一些繁复的,细分领域中的一些问题。

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调动了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相当程度一部分算力。

负熵研究院此刻推进着无工质推进系统的研究设计的时间,

基本算是和秦裕返航所需要的时间重叠,

在负熵研究院给秦裕的回信中也有提到,

如果乐观的话,在秦裕回到太阳系内环人类聚居区之前,

人类文明内第一座无工质推进系统或许就也能够诞生。

……

人联纪元208年,人联纪元209年……

对于人类文明,人联来说。

这是一段踌躇满志,斗志激昂,一切欣欣向荣又平静的一段时间。

正处于一段因为基础理论突破之后,快速发展的大的时间周期内,

但也的确,暂时没有太多事情发生。

就像是时代即将发生巨大变迁前的短暂平静,

就像是风浪即将激起前,短暂的平缓。

负熵研究院能动所等研究团队,持续稳步推进着各项研究工作,

强人工智能正常运行着整个人类社会,负责着整个社会的智能工业生产。

社养局内,每年照常出生着新生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