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矛盾(2 / 2)

“即便对火星开发和建设,以及对太阳系内其他行星的开发建设,不能够对于我们技术发展本身提供什么帮助,但这些地方能够提供的资源,以及能够容纳的,我们智能生产工业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将带来的,我们文明整体实力和生产力的增加,也是切实的。”

“而现在,人联范围内的疆域,足够人们生存,但我们实在是没有必要,等待我们的人口增长到逼迫我们开发建设其他星球的程度……而是先提供能够容纳更大人口基数的资源和空间,再让人口基数增长……更何况,人口增长规模多少,本身也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这位研究团队负责人的话之后,与会的研究员们再安静了一会儿,

然后再互相交流了一阵过后,

一众研究员们,研究所负责人们,最终还是将目光转向了秦裕院士,

这件事情本质上,最终还是得由秦裕院士来拍板决定,

光是各研究所,各研究团队负责人互相讨论的话,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选择结果。

秦裕看着一众研究团队,研究所负责人,没有第一时间说些什么。

略微抬起头,透过会议室的窗,像是眺望远处,再思考了一阵。

如果人类文明此刻就已经足够强大了,

那人类文明就蜷缩在地月之间,不引起更大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其他文明的注意,

对于秦裕来说肯定是一个好选择,

这很契合他对于人类文明原本的期望嘛。

但问题是,

人类文明目前足够强大了吗?

实际上,虽然人类文明的脚步已经从地球来到了月球,将月球纳入了版图,

文明的整体实力可以说来到了当前技术水平的完全体状态。

但一些新的问题,人类文明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已经明显出现了。

地月通信延迟的问题,

电磁轨道炮发射弹丸的速度,在达到12%之后,也已经卡住了,

此外,人类文明目前最先进的电推进系统,推进电推进飞船,能够达到的极限速度,依旧达不到光速的百分之一。

对于过往的人类文明来说,已经很快,但是足够躲避一些未知的危机了吗?

也就说,

目前人类文明依旧还需要继续发展这件事情几乎是确定的,

而人类文明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太阳系内更大的疆域,需要对太阳系内其他行星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吗?

站在秦裕自己的角度上来说,应该是需要的。

“我个人,同意在对月开发计划之后,进一步继续对火星进行开发建设。”

秦裕开口,给出了一个对这个问题的选择结果。

秦裕的话,让一众研究员们,彻底结束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既然秦裕院士已经在这件事情做下决定了,自然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一众人们也没有什么异议,

朝着秦裕院士决定了的这个目标,整个负熵研究院一起努力就好了。

“……虽然在当前现状下,地月的资源已经可以支撑现阶段下,我们人口基数下整个文明的正常运转,并保证整个文明的人都没有生存上的压力。”

“但,继续扩大文明的种群基数,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

“有着足够的种群基数,我们才能够孕育出足够多的优秀研究人员,从而进一步推动我们文明的科技发展。”

“我们有需要,去获得更多的资源,以支持我们实现继续扩大文明的种群基数这一目标。”

秦裕语气平和地,这样说了句。

这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其实也可以说是秦裕自己的需要。

不是考虑未来可能继续增加到更大数量的人口基数对于更多资源的需要,

而是,人类文明需要通过人体繁育装置,通过智能授课教育体系,培育出更多的人口,所以需要更多的资源。

如果说,

对月球的开发建设主要是为了开采更多的氦3,供给大量氦3聚变反应堆和氦3聚变装置的运行使用,

那此刻,秦裕确定的,将要对火星进行的进一步开发,

就是为了继续增加人类文明的种群基数。

对火星的开发建设不是目的,仅仅是实现这个目的手段。

在秦裕在‘提高人类文明智商’的研究,

还没有办法让其他人都变得跟他一样,智商能够持续增长的情况下,

那对于人类文明种群基数的需要,现阶段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你们各研究所,包括物理所,材料所,地质所,最近提出的一些实验计划,需要的生产力也不小。”

“如果我们放弃工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恐怕目前的生产力和工业规模,也支撑不起你们的一些研究需要。”

秦裕在这儿说了句不太好笑的玩笑话,

原本有些严肃的一众研究所负责人,研究团队负责人们,也都笑了笑。

但这也确实,

在现在这个时候,

整个人类社会,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整个社会运转的基本需求,消耗的生产力在整个人类文明生产力总量中,占比其实并不多。

绝大多数生产力,都被各领域,各方向的研究项目给吞掉了。

其中,负熵研究院各研究团队,各研究所消耗的生产力,要占大头,

而负熵研究院外,整个社会面上,以十亿计数的,分在各学科各领域,一些细分的科研问题中的,从事着研究工作的人们,

每个人能够调动的研究资源,虽然肯定比不上负熵研究院内的研究员,

但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每个人每年消耗的研究资源,加起来也是天文数字,

只能说,此刻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都是有代价的。

就前一些时间,

物理研究所,还期望能够建造一个巨型基础研究装置,

来进行微观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

材料研究所还期望,建造一个极端环境下来的材料合成研究装置,

每一个消耗的生产力和资源,都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从环形电磁轨道炮上就能够知道,

能够被负熵研究院研究团队说是巨型的研究装置,那就真得是个巨构。

但科研研究,这些投入也是不可避免的。

即便是秦裕,在数学这种纯理论研究之外,

也不可能空手得出实验结果。

等着人们笑过了之后,秦裕顿了顿之后,

再对人们说道,

“……不过,既然已经确定了,要冒这个风险,继续对火星进行开发建设。”

“那接下来,对地外的开发建设,就金星,火星,小行星带同步进行吧。”

先前人们对于继续开发和建设火星这件事情,存在的矛盾问题已经因为秦裕的拍板而告一段落,

那这种情况下,是对于太阳系内各行星的开发建设一个个来,还是一批批来其实都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件事情,随着秦裕的话,自然也就直接确定了下来。

即便是负熵研究院的天才们,对于秦裕院士的判断也是有些盲目的。

负熵研究院中,一件事情需要来个人决定,那最终决定的,必然是秦裕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