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之后,整个世界持续热闹着。
……
外界的热闹,对于秦裕的影响不大。
在秦裕投身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研究过后,
从上到下,也没有太多人来打扰他。
之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对于在秦裕带领下,进行相关研究的研究员们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振奋。
再这之后,在秦裕的带领下,整个信息去噪研究所原本的研究员,以及在秦裕需要下,被新调来的相关领域研究员,
自然在斗志昂扬的,推进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当年十二月,
在012智能程序诞生之后的几个月之后,
秦裕将信息去噪所,对人工智能最期待的能力,
信息的主动搜集,筛选,去噪,分析能力,加入到了012智能程序内。
012智能程序的交互能力,智能程度,也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提升。
到这个时候,
对于秦裕来说,
012才勉强有了一个通用人工智能的模样,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
人们先前对于智能时代的许多期待,才能够比较顺畅的,容易的,完全实现。
先前的012智能程序,主要是实现对智能机械的智能控制,对某一个复杂任务或者长期任务的执行。
虽然能够实现多个智能机械一定程度上的协作,但实际上是有些吃力的。
先前的012智能程序严格来说,也没有那么的‘聪明’。
但此刻的012智能程序,或者说012人工智能,就有些不一样了。
相比于之前,它更加‘全能’一些,不光是能够完成智能机械的控制,还能够完成其他交互任务。
比如此刻的信息主动监测收集,去噪分析。
在面对一些更大规模范围内,大量智能机械的协作任务时,也能够更加顺畅的完成。
而接下来强人工智能的诞生,
需要的就不仅仅只是算法和程序上的支持了,
在秦裕的判断中,012人工智能目前其实已经能够支撑的起一个强人工智能的存在基础了,
但目前,人类文明算力不够。
而对于一个强人工智能的畅想,
对于秦裕来说,
这个强人工智能,至少是在人类文明已有知识下,近乎全知的,
在人类文明已有的工业和技术支持下,应该是能够控制智能机械,完成所有人类技术能够完成的生产。
不仅仅只是局限一个领域,而是能够统筹协调整个人类文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生产活动,
能够负责绝大多数人类文明的生产和整个人类文明社会的运转。
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是由它的子模块在负责。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各个智能机械中的智能程序是分开的。
当然,做到这一步,需要的算力是夸张的。
而更进一步的智能生命的话,
秦裕也无法肯定,从强人工智能到智能生命之间的界限在什么地方,
从逻辑上来说,这两者的差别,应该是否存在‘我’的认知,
是否有属于自己的第一驱动力。
没有的话算工具,有的话算生命。
但强人工智能到智能生命这一步怎么跨越呢?
秦裕能够确定的就是,
即便是按照的目标,之后实现强人工智能,这个强人工智能也是没有自我的。
当然,这其实也容易形成一种悖论……在人工智能发展到强人工智能阶段时,
强人工智能如果想要拟人的话,从语言以及任何外在显现来说,都是分辨不出来的。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此刻的秦裕,乃至此刻的信息去噪研究所来说,都还很遥远。
而012通用人工智能诞生之后,
信息去噪研究所对于人工智能的进一步研究,不可避免地再变缓了下来。
……
263年,年初。
再加装了一系列硬件设施过后,
负熵研究院内,研究员们首先尝试在信息去噪研究所内,完全接入012智能,
由012来接管和负责整个信息去噪研究所的运行。
然后在次月,
由012接管和负责运行的范围,从信息去噪研究所,放大到了整个负熵研究院。
同时,012正式参与进负熵研究院进行的一些研究中,
负责一些具体的实验操作和数据监控工作,
而各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就主要负责对一些新的问题思考。
同一年,
信息去噪所外,
搭载了012智能程序的智能驾驶车辆,开始在整个交通系统中普及,
哪怕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因为算力压力,还没有完成建设,
无法实现整个城市所有车辆之间的协调。
但光凭搭载在车辆上的012智能程序,就已经足够实现完全的无人智能驾驶了。
由此,当年,车祸发生的频率和总数量,发生了锐减。
在统计数表上,到这一年时,相应数据直接断崖了。
同时,
有多家厂商推出的,搭载了012智能程序的双足机器人以及其他类型的智能机械。
以不同的功能,也进入到了市场。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它们内里的核心都是一样的。
只是硬件上的差距。
有些便宜一些,四肢和肢体末端自由度不够,就没有办法执行一些精细化操作。
有些是无人机外形,有些是轮足外形,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作业。
包括家庭,个人,企业,工厂内,
相应的智能机械开始快速出现,并取代原本人力需要参与的地方。
也因此,
这一年,华国范围内,生产总值,生产力开始进入到暴增的趋势中,
而且可以预期的,
在智能时代没有完全到来之前,这个暴增的趋势不会放缓,只会愈演愈烈。
……
然后,又次年。
遵循着原本的计划。
在这一年,更多的算力中心在各地建设了起来,以支持各领域各行业的智能化生产。
同时,
人们的退休年纪,已经从最开始的140岁,来到了125岁。
同一年,
航天部门和负熵研究院一起,向上提出了,月面基地扩建计划。
在智能时代即将到来的前提下,
不管是出于对于更多资源的需要,还是智能机械带来的地外基地建设能力的提高,
都没有道理,不进一步推进对月面的开发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