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如听了贾东旭的话,就说到:“东旭,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啊。你要说这个高考资格的事情我还真知道,不是现在的高中生太多,大学的录取名额有限,所以所有高中都会在高考前刷下一批人,然后集中所有资源培养这些准大学生。”
贾东旭还真不知道现在的高考还有高考资格这回事,就对这个名额有些好奇,要知道所有高中的教学水平和师生实力是不一样的,贾东旭就好奇这个名额是怎么分配的。贾东旭说到:“淮如,你知道这个学校的名额是怎么安排的吗,毕竟所有的学校的实力不一样,这个名额不是简单的均分吧。”
秦淮如听了贾东旭的问话,就说到:“这个我今天听雨水说了,只是不是很理解,好像和一个学校去年的高考成绩,每年的录取人数变动有关系。”
秦淮如虽然没有说的很明白,但是也明白了这个名额的分配。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假如去年全国招收十万大学生,今年招数十一万大学生,某个高中去年有十个考上大学,按照去年的情况,今年这个高中应该就可以考上十一个。当然名额不能卡的这么极限,应该有一个膨胀系数,比如膨胀两倍三倍的,这样这个高中今年的名额就是二十二个或是三十三个。
当然除此之外,当然还有补充条款,比如有些去年成绩差的高中肯定也会有几个保障名额。比如每个学校最低的高考名额是五个十个啥的。这样既可以保障不会遗漏掉人才,也不会因为参考的人数太多,给国家带来太多的财政压力。要知道每增加一个高考生,增加的不只是一套试卷的钱。还有很多其他开销,比如阅卷的人工,考场的排布,考生的补贴等等。
想明白了的贾东旭就想知道雨水有没有机会考上大学,就说到:“你刚刚说雨水的成绩在校排名是十一名,去年他们高中有多少人考上大学,雨水考上大学的机会大吗?”
秦淮如听到贾东旭问何雨水的成绩,就说到:“雨水他们学校去年考上大学的有二十二,其中八个大学生,十四个大专生。按照雨水的成绩虽然考上大学有点难度,但是考上大专一点难度都没有。并且可以在大专里面选择第一流的学校和第一流的专业。”
贾东旭之前怂恿何雨水考大学想的有点简单了,如果何雨水真的上大学,毕业是六八年,那个时候已经起风,大学生不安排工作,只能下乡。可是大专就不一样了,虽然大专毕业的六七年,也已经起风。但是可以找关系在起风之前的六六年提前以实习的名义安排工作。这样不但让何雨水捞个大专文凭,还可以避免下乡。
贾东旭之前不是没想过让何雨水放弃高考,但是何雨水已经被刺激的头悬梁锥刺股,即便贾东旭劝也劝不住,毕竟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马上要起风,并且起风之后大学生不安排工作,没有工作的大学生都要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