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相依为命(1 / 2)

..............

冬雪被春风化雨,时间来到开春,接下来就是春闱。

杜若年的娘连素芹已经开始给儿子收拾行囊,春闱科考跟秋闱一样,三年一次,参考人都是举人,考中了就是更进一步的进士,基本到手的都是实缺的官位,好些已经当了小芝麻官的举人,每逢春闱科考,依旧下场参考,力争上游。

杜若年这几年在县衙做事,没少受陆池阁亲自指点,只要稳定发挥,杜若年有信心能中,只是名次要看实际发榜。

入夜,朋乐酒楼,三楼雅间。

坐了一桌子人,陆池阁,庄兰亭,杜若年,陆卓文,徐凡心,连素芹,花满栀,简蝶舞。

连素芹本不想来,一介女流又不会喝酒,不好混在一帮男人里,感觉不自在。

陆池阁就把简蝶舞和花满栀请来陪她,就为了让她自在。本也是相熟的人,加上两个交好的闺中密友,连素芹彻底自在了。

席面进行中,众人边吃边聊。

陆池阁“若年,考场要用的东西都装好了?”

杜若年“嗯,大人放心,我自己看过好几遍,我娘比我查看的遍数更多,不会落下什么。”

庄兰亭放下酒杯“主要在心境,这比考举人难不了太多,别紧张,一紧张手抖,多滴一点墨迹,就过不了了,要重新写时间肯定不够。”

庄兰亭十九岁时就考中了进士,只是一直不去当官,跑到这偏远的临川县当个师爷,其原因陆池阁一直猜不明白,他自己也不愿意说。

杜若年向庄兰亭敬酒,谦卑受教。

连素芹眼睛里一直有晶莹在细闪,花满栀亲热的揽着她胳膊

“素芹,养了个好儿子,以后就别出摊儿了,享福吧!”

杜若年也去看她娘......

...........................

连素芹很年轻时,夫君就病逝,留下一个六岁的杜若年。

不到一年,家里积蓄就供不上吃喝,公婆只跟着大儿子过活,根本不管早亡小儿子的遗孀和独子。

连素芹天地亲戚都不靠,为母则刚,带着年幼的杜若年在荻花街支起个糍粑摊子,她手艺好,做出的吃食干净,一开始生意就不错,惹来一些摊主眼红,接连欺负她。

年轻寡妇抛头露面做吃食生意,本就遭人诟病,被欺负太狠,就抱着年幼的杜若年哭几场,事后仍旧打起精神赚钱。

有一次遭欺负,被热心的李丰年帮了一把,旁人说话就难听起来,什么李丰年在家外头耍风流英雄救美,她寡妇二春什么的.........

李丰年找来徐枫林主持公道,一来二去,连素芹被县衙护住了,旁人知道她不好欺负,渐渐造谣声小下去,李丰年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两家就是交好了怎么地?!!

尤其李丰年的娘子何花,跟她密切交好,后来花满栀和屠夫张一家,也跟她来往繁多......

感恩苍天,连素芹真的靠着这些人的帮衬,在荻花街上立住了,她做生意不贪多,价格实惠,生意一直都不错。

杜若年年纪小,帮着母亲在荻花街上叫卖,擦桌子,一直很懂事儿,后来攒了些钱,连素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要送儿子进最好的书院读书.........

八岁的杜若年就这么进了梧桐书院。

读书烧钱的厉害真得亲身体会了才知道,家底殷实的人家才读的起,像连素芹这样凭借一个小摊子供养儿子读书,实在很吃力,笔墨书砚贵的简直离谱。

可书院的夫子都夸杜若年读书好,是很具灵性那一类的人才,连素芹不舍得白瞎儿子的天赋,更加努力赚钱。早市,晚市,她都会出摊子,每天睡觉不足三个时辰,睁开眼睛就是干活儿,起早贪黑,日复一日,身上一直油乎乎,都没干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