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盉最后一滴乳浆坠入尘灰时,镐京的太庙正滴落今岁第一颗承露。
楚云归手持长剑,剑鞘横在身前,恰好接住了那滴晶莹剔透的清露。
就在这一刹那,剑鞘上原本缠绕的藤纹突然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开始缓缓蠕动起来。
这些藤纹逐渐交织、融合,最终竟幻化成了《周礼》中“典瑞”所记载的玉辂轨迹。那玉辂轨迹犹如一幅古老的地图,蜿蜒曲折,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楚云归凝视着剑鞘上的玉辂轨迹,目光深邃而锐利。他的视线穿过那错综复杂的线条,仿佛能看到隐藏在其中的秘密和故事。
然后,他缓缓抬起头,将目光投向远处的丹霞。丹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在他的眼前。那橙红的云霞,如火焰般燃烧,给整个天地都染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
楚云归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九鼎迁洛的舆图,该烧尽了。”这句话如同晨钟暮鼓,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种决然和果断。
丹霞广袖拂过燎炉,未燃尽的《禹贡》竹简在火中翻卷成灰蝶。
一只蝶翅烙着\"导河积石\",另一翅却显\"岷山导江\"的朱批——那是周昭王南征未归前,亲手批红的江河改道诏。
\"看那承露盘。\"林昊的独臂指向太庙重檐。玄鸟脊吻喙尖悬着的青铜盘内,露水正蚀刻出浑天仪环箍的纹路。
盘中忽浮起半片缀玉面罩,玉璜间渗出幽光,似有无数畴人在光影间执筹而舞。
楚云归剑尖轻挑承露盘。露水沿剑脊游走,凝成三枚观蝶币悬于刃上。
首币纹若龟甲,\"其亡其亡\"的卜辞间游动着治水玉圭的刻痕;次币透雕夔龙,龙目嵌着殷人失传的\"午\"字星符;末币素面无纹,只一道裂痕贯穿币心。
\"裂币为契。\"丹霞的玉簪忽刺入裂痕。簪尖带出血珠,币缝间竟涌出汩汩渭水,水中沉浮着折断的耒耜与焦尾琴——那是文王拘羑里时,伯邑考献祭的农器与琴骸。
太庙梁柱突生异响。十二旒冕冠自藻井垂落,冕板缀玉突化为算筹矩阵,每根玉筹皆刻\"太初历\"篆文。
冠缨垂珠迸溅,落地成百枚青铜齿轮,齿牙咬合间碾出《三统历》竹简残片。
\"坎卦六三!\"楚云归剑气震碎冕冠。玉筹纷落如雨,却在触地前凝成浑天仪环。
铜环套住观蝶裂币,币缝间忽绽出桃花——正是武王伐纣那年,潼关桃林一夜灼放的异种。
林昊的铜臂伸入花芯。五指从蕊心扯出丝帛,帛上《九章》\"少广术\"算题竟被血渍染成\"太初历章蔀纪元\"。他喉间发出机枢涩响:\"齿轮在噬历...\"
丹霞的罗帕忽展为星图,覆住满地铜齿。
帕上二十八宿渗出胶质银光,角宿龙角突化为青铜矩尺,尺端刺向太庙西庑——那里供着的周先祖后稷木主,正裂出黍粒大小的孔洞,洞内传出管仲\"相地衰征\"的赋税歌谣。
楚云归的剑引动裂壁飞旋。三币切入木主裂隙,黍孔内忽涌青苗。
苗尖托起半卷《甘石星经》,经卷展开处显露天官司马迁的批注:\"冬至点西移三度,非天道改,乃人瞳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