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皇太子胤礽(1 / 2)

康熙第六次南巡的次年,即康熙四十七年,大清王朝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太子被废。

俗话说“太子稳则国家稳”,废立太子绝非儿戏,你想不到吧?英明神武的康熙曾两立两废太子,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而要探寻康熙废太子的缘由,还得从康熙的家庭说起。

康熙一生共册立四位皇后:

1.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她是康熙的原配妻子,父亲是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

噶布喇的父亲,便是康熙朝四大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索额图是他的弟弟,这父子三人在朝中可谓是举足轻重、一言九鼎之人。

康熙四年(1665 年),在孝庄太皇太后的主持下,赫舍里氏被册立为皇后。

2.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年仅 二十一岁就去世了。

之后,钮祜禄氏登上后位,她是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

遏必隆同样是康熙的辅政大臣。康熙十六年(1677 年),钮祜禄氏被册立为皇后,然而命运弄人,她仅在位半年便溘然长逝。

3.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她是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佟国维之女,同时也是康熙的表妹。

佟国维乃是康熙母亲的弟弟,也就是康熙的亲舅舅。

康熙十六年(1677 年),佟佳氏被封为贵妃。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病重的佟佳氏被册立为皇后,令人惋惜的是,次日她便与世长辞。

4.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她是护军参领威武之女。

与前面三位皇后不同,乌雅氏出身低微,起初只是一名宫女。

康熙十七年(1678 年),她生下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还诞下了皇十四子胤祯 。

此外,她所生的其他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皆早夭。

需要留意的是,乌雅氏在康熙年间一直是德妃,直至雍正帝即位后,她才被追尊为皇太后。

康熙去世不久,乌雅氏也随之离世,谥号“孝恭仁皇后”。

这里有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并未诞下皇子。

于是,康熙将德妃所生的四皇子交给皇后来抚养。

此举出于两个考量:一来德妃地位较低,皇后能够给予四皇子更好的教育;

二来考虑到皇后膝下无子,这也能给皇后一些心理慰藉。如此一来,雍正皇帝自幼便在皇后佟佳氏身边长大。

理论上,康熙共有三位皇后,除了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生下皇次子胤礽外,其他两位皇后皆无皇子。

如此形势下,皇次子胤礽自然而然成为太子的不二人选。

在此补充一点,胤礽虽是康熙的皇次子,但其兄长胤禔是康熙的庶长子,母亲为惠妃纳喇氏。

纳喇氏是郎中索尔和之女。由于惠妃并非皇后,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康熙,遵循立嫡原则,选择了原配皇后所生之子胤礽作为太子。

……

让我们将时间的镜头拉回到康熙十四年(1675 年)六月的乾清宫。

那时,21 岁的康熙皇帝,因吴三桂造反一事而忧心忡忡、心事重重。

他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俯视着殿下的群臣,心中思绪如潮水般翻涌:南方已然乱成一团,朝局必须尽快稳定下来。

朕决定尽早册立太子,以断绝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妄想。

想到此处,康熙振作精神,声音洪亮地说道:

“诸位爱卿,今日朝议的主题是册立太子之事,大家尽可直言心中的合适人选,无需顾虑,言者无罪。”

稍作停顿,他又意味深长地说道:“太子乃国之储君,关乎江山社稷的根本,诸位切不可夹带私心。”

康熙话音刚落,一道声音便响起:“陛下,臣以为二阿哥胤礽实乃太子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