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林震队员在第二轮冲击中,以自身为诱饵、为盾牌、最终引爆为雷区的终极战术价值!那是绝境反制的一种模式!”
“铭记李玉凰在第三轮冲击中,从崩溃边缘被迫执行极限机动、完成战术定位的全过程!她的反应、承受的压力模式、以及最终在干扰场下的生存轨迹,为未来在高强对抗下保存次要单位提供了关键数据!”
“铭记你们各自被摧毁的方式、所承受的火力类型、强度与时间!这些数据,” 他加重了语气,每一个字都敲在队员心上,“定义了防御体系的薄弱之处,量化了压力阈值,标定了敌人的杀戮流程!这些死亡记录,是修正防御模型、锻造更强韧度唯一有效的素材!”**
“这……就是‘镇海之盾’的真正战术内核!” 陈胜的声音在死寂的复盘室里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冰冷回响。
“它的目的,不在于凭借有限的‘盾’挡住无限锋利的‘矛’,那是不可能的任务。” 他伸出手指,在冰冷的合金台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它的真谛在于,通过坚固防御、精确计算、承受压力并导向关键区域,迫使那些高强度的攻击者——敌人的机甲——在其冲击矛头撞击在盾牌的巨力反噬下,自身结构出现不可控的内在崩解!每一次冲击轮次,都是在向死神借贷时间。撑过的时间越长,承受的攻击轮次越多,敌方投入机甲的内部隐患在持续高压下被引爆的风险就越高!积累的量变最终将带来我们所需的质变!撑过五轮次轮番冲击的目标,意味着我们必须撑到足够多轮次、让足够多的敌方机甲累积了足以被引爆的内在过载风险,最终触发雪崩式的连锁‘特殊减员’,确保总量达到35%以上的自毁目标,从根本上瓦解敌人的攻势!盾牌本身不负责击杀,它负责将敌人推向他们自身携带的‘雷区’!这就是‘镇海之盾’!以敌之矛,灭敌之身!”
王磊猛地抬起了头,眼中布满血丝,声音嘶哑,带着强烈的不甘和对未来战场那无穷尽炮灰的恐惧:“队长!我……我服气训练强度!可……可是这模拟!凯撒真有九……九十架全新的‘猎鹰三型’吗?而且是一轮一轮地……冲我们十个人?五次?!这……这太……太……” 他找不到合适的词了。
“这不真实!哪来那么多精锐机甲?”
他的疑问,瞬间吸引了所有队员的目光。包括低着头的林震、瘫坐的李玉凰、失魂的沈天威等人,都抬起头或扭过脸,看向陈胜。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惊疑、后怕,以及一丝对陈胜描绘的那个地狱般战场是否真的存在的深深怀疑。
陈胜的目光扫过王磊,再缓缓移过其他每一双饱含复杂情绪的眼睛(李玉凰通红的眼眶中甚至带着一点哀求般的茫然)。他沉默了片刻。复盘室内只剩下粗重压抑的呼吸声。
他无法解释“神经元陷阱2.0”对敌方神经链接系统的深度潜在威胁这一绝密情报。
他也不会透露盘古实验室最新的战场分析指出:凯撒的主力机甲部队虽然以“猎鹰”系列为骨干,但实战中充斥着大量由老旧型号(如猎鹰一型核心)改装升级的“缝合怪”,性能参差不齐,甚至存在为降低成本而牺牲系统冗余和安全性的隐患!这些信息是最高机密。
他只是用他那标志性的、冰冷而确定无疑的语气,清晰地给出了一个没有退路的回答:
“模拟演习的敌方统一标示为‘猎鹰三型’。但真实的战场情报显示,凯撒投入战场的机甲部队,可能混杂着猎鹰一型核心改装机体、二型改进型实验平台,或者成本压缩后的快速量产劣化版本……甚至,可能是我们无法完全识别的混合型号……” 他顿了顿,如同冰水浇头般将最后的温度抽走。
“然而,它们的数量……”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一字一句地钉入所有队员的心脏:“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