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吃桃吃傻了?(1 / 2)

其他人吃了桃子也纷纷说甜,哄得送桃子来的女人合不拢嘴,说你们爱吃我就天天给你们送去。

他们赶紧拒绝,这里条件本来就不好,他们就更不想占她的便宜了。

女人:“客气什么,大姐家什么没有,就桃子最多,一山头呢,吃都吃不完。”

在他们的询问下这才知道,几年前这里说要修路,又恰巧这里种出来的桃子又大又甜。

村民们就想着种桃树,等路修好了就拉出去卖,也算是一个收入。

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桃树从小树长成了大树,已经结了好几次果,但说的修路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让他们把桃树砍掉又舍不得,就只好每年摘一些拿出去卖,但更多的都是贡献给了土地公公。

来的时候应辞就知道这里没修路,不,甚至连路都没有,他们来时走的那条路看着就很新。

“三姨,你们平常怎么出门啊?”应辞问,“是走我们来的那条路吗?”

那样的话出门也太难了,他们可是开车开了很久,然后又坐摩托爬了半小时的山才过来的。

陈三姨:“你说的那条路我知道,前不久有人雇了我们村子里的男人去割草。”

割了五天,赚回来了两千块钱,可把她开心坏了。

“我们不走那里,那边太远了,我们走小路,去到另一个村,那个村里有一条街,我们买东西就去那里。”

这个村里真的太偏僻了,离他们最近的就是那个村子,幸好那条村有条街,他们的孩子上学也是在那条村。

没办法,他们这里太偏了,人又少,学校建不起来,更没有老师会来这里教书,所以孩子们只能每天走十公里去念书。

等一下。

“走十公里?他们是走着去的?”应辞不可思议道。

周凛恒他们听到后也诧异地看了过去。

应辞看到陈三姨点头,忍了忍,没忍住问:“就不能买辆车?自行车也行啊。”

他真的不想问出这种何不食肉糜的问题,但是十公里,还是小孩子,天天走是个大人都受不了吧。

陈三姨叹了口气,“我们也心疼孩子,但是那条路是小路,人都难走,何况是车呢。”

应辞:“那就不能从我们来的那条路走吗?”

虽然也不好走,但至少那条路能开车。

陈三姨摇头:“太远咯,我们走小路只要七八公里,要是走你说的那条路就得绕一圈,要二三十公里,卖一天桃子赚的钱都不够油费的咧。”

在这个村子里,女人在家照顾老人孩子,男人们平时会出去打工,到了桃子成熟的季节就会回来帮忙摘桃子出去卖。

不舍得砍掉那些桃树也是心里还存着一点希望,想着以后修路了,桃子就好卖了。

周凛恒问:“就没想过搬出去住吗?”

陈三姨:“想过,怎么没想过,但我们哪有钱买房子啊,而且我们的地都在这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平常生活也足够了,就是念书和出门不方便。”

【我去!一趟七八公里,来回就是十五六公里,大人都走不了吧?】

【我朋友他家就是这样,读书都是一个村的小孩一起走着去,一个拽一个。】

【看到他们这样,我突然想好好学习了。】

【楼上醒醒,那是你的错觉。】

【现在还有这样的地方吗?(怀疑)】

【你没看到不代表没有。】

【为什么不帮他们修路,这样他们就可以卖桃子了。】

【还能为什么,要么没钱,要么没钱。】

【他们的桃子看着就好吃,能上架吗?】

【我也想买。】

【节目组上架!】

应辞没说话,他家里条件好,确实不能明白他们的感受,也说不出什么走那么远读书会耽误孩子的话。

或许能去读书就已经很好了。

应辞看向陆远,问他手里的桃子甜不甜?

陆远说甜。

于是应辞又塞了两个给他,“多吃点,补充补充糖分。”

陆远手里的还没吃完,又被他塞了两个,加上桃子又大,没拿稳掉了一个,陆远赶紧合起大腿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