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的遗物!”王建国突然像疯了一样扑过来,想要阻止林默靠近箱子。小豆子眼疾手快,一把拦住了他。
王建国的眼眶发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的声音带着哭腔:“解放军同志,我爹刚过世,求你们……”
林默已经掀开箱盖。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本账册,最上面那本翻开的位置记着\"五月初七,刘爷处取现洋二百,折玉米三十担\"。墨迹还很新鲜。
“刘爷?”小豆子满脸狐疑地凑过来,压低声音问道,“你说的是不是那个刘二狗啊?”话音未落,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仿佛有一群人正朝这边涌来。
紧接着,雷局长领着两个身材魁梧的战士,如疾风般大步流星地走进院子。他们身上的制服笔挺,铜纽扣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随着步伐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好小子!”雷局长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震得整个院子都嗡嗡作响,连屋檐下的麻雀都被惊得扑棱棱飞走了。他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王建国,“我说怎么张富贵的账对不上,原来你在这儿等着我呢!”
王建国被雷局长这一嗓子吓得魂飞魄散,双腿像被抽走了筋骨一样,软绵绵地瘫坐在地上,脸色惨白如纸。
雷局长见状,冷哼一声,弯腰捡起地上的一本账册,随意地翻了几页,突然冷笑起来:“好个‘刘爷’,这账本里的猫腻可真不少啊!你倒腾的粮食,怕是都够养活半个北平城了吧!”
林默站在一旁,目光敏锐地注意到账本的边角处似乎露出了半张纸。他好奇地伸手将其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张天津卫某商行的提货单。提货单上的日期是三天前,而在提货人签字处,竟然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半截手指的图案。
“雷局长,您看看这个。”林默连忙将提货单递给雷局长,神色凝重地说道,“我觉得他们可能还有同伙在天津,这张提货单说不定就是关键线索。”
雷局长的眉头紧紧地皱起,形成了一个疙瘩,他迅速转过身来,对着身后的战士下达命令:“立刻给天津军管会发一封电报!”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急迫。
然后,他轻轻地拍了拍林默的肩膀,叮嘱道:“你们小组继续完成剩下的登记工作,尤其要留意是否还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说完,雷局长便快步离开了 13 号院。
此时,太阳已经高悬在天空,接近正午时分。何雨柱一边摸着自己咕咕叫的肚子,一边嘟囔着:“早知道应该把那些玉米拿一些来当午饭……”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食物的渴望。
“就知道吃!”小豆子笑着给了何雨柱一拳,然后转过头,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对林默说道:“默哥,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束。那个断指记号,我好像在侦缉队的档案室里见过类似的。”
林默点了点头,表示他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不禁想起了昨晚父亲摩挲铜纽扣时的神情,那种猎人发现猎物踪迹时的敏锐,让他印象深刻。
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恰好落在林默手中的登记簿上。其中,有一道光影正好照在“王建国”这三个字上,仿佛是在提醒他什么重要的线索。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工作组马不停蹄地忙碌着,终于完成了对南锣鼓巷全部十八户人家的登记工作。
最后一户是位于胡同尽头的孤寡老人赵奶奶家。当老人颤巍巍地从炕席下摸出地契时,林默的目光突然被她的手吸引住了——赵奶奶的手上竟然有着和王建国一样的断指!
“大娘,您这手指……”小豆子见状,刚想开口询问,却被老人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何雨柱见状,急忙递上一碗水,关切地说道:“大娘,您先喝点水,别着急。”趁着这个机会,他迅速凑近林默的耳边,压低声音说:“怪了,这胡同里断指的人是不是多了点?”
林默微微皱眉,心中也涌起一丝疑虑,但此时并不是追问的时候。他接过赵奶奶递来的地契,仔细检查了一番后,便和小豆子、何雨柱一起离开了赵奶奶家。
在回军管会的路上,三人边走边讨论着刚才的发现。就在这时,他们突然被雷局长叫住了。
走进雷局长的办公室,只见里面烟雾缭绕,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显然雷局长已经在这里思考了很久。
“刘二狗撂了。”雷局长面无表情地吐着烟圈,缓缓说道,“根据他的交代,他们有一个‘断指帮’,专门在粮价波动时囤货居奇,操纵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