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车的炮塔上,站着一位满脸络腮胡的机枪手。他的羊皮军帽有些歪斜,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威武形象。只见他突然扬起手中的红绸,朝着人群用力挥舞。
刹那间,欢呼声如同春雷炸响,响彻整个正阳门瓮城。这声音震耳欲聋,惊得箭楼上栖息的灰鸽扑棱着翅膀,仓皇飞走。
\"万岁!\"伴随着这声高呼,燕京大学的横幅如同一面巨大的旗帜,猛然展开。那蓝色的布料在风中猎猎作响,白色的字迹也随之翻卷,仿佛在欢呼着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张教授被热情的学生们簇拥着,挤到了人群的最前排。他的金丝眼镜上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这不仅没有影响他的视线,反而让他看起来更加儒雅和庄重。
站在张教授身旁的是费先生,他身上裹着一条略显陈旧的围巾,正踮起脚尖,急切地往装甲车后面张望。在那里,十二辆道奇十轮卡整齐地排列着,车上满载着戴着狗皮帽子的战士们。车帮上,用粉笔写着\"塔山英雄团\"几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
突然,林默感觉到自己的肩膀猛地一沉,原来是小豆子像一只灵活的猴子一样,爬到了他的脖子上。\"小林哥,快看!大炮!\"小豆子的声音因为兴奋而变得尖锐,甚至有些发颤。
林默顺着小豆子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八匹骡子拉着一门日制九二式步兵炮,正缓缓地驶过青石板路。那门大炮的炮管上,挂着一串铜铃铛,随着骡子的步伐,铃铛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仿佛是在为这壮观的场面伴奏。
在大炮的后面,紧跟着一群扛着美制巴祖卡火箭筒的战士们。他们步伐整齐,黝黑的发射管在阳光下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冷光,透露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威严和力量。
\"敬礼——!\"瓮城上突然传来炸雷般的吼声。城楼两侧的解放军哨兵齐刷刷托起苏制莫辛-纳甘步枪,刺刀组成的银线在晨光中倏然亮起。人群中的老旗人突然扑通跪下,朝着缓缓驶来的美制m4谢尔曼坦克连连叩头,花白辫子散在石板上像条僵死的蛇。
阳光洒在蜿蜒的道路上,两旁人头攒动,沿途的百姓们早早便聚集在此,翘首以盼。当那队伍的身影渐渐出现在远方时,人群中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随之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百姓们自发地夹道而立,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眼中满是敬仰与期待。有人手中挥舞着色彩鲜艳的旗帜,有人捧着新鲜的花朵,还有人不停地鼓掌,那热情的氛围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点燃。
就在此时,一群年长的百姓们手提水桶,步履蹒跚地沿着道路缓慢前行。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桶里清亮的水倾倒出来,水像一条条银色的丝带,轻轻地洒落在地面上。每一滴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从天而降,纷纷扬扬地飘落。
随着水的洒落,扬起的尘土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悄然沉降。原本弥漫在空气中的尘土,在水花的轻抚下渐渐消散,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宜人,仿佛被洗净了一般。
队伍在这清凉的水幕中缓缓前行,百姓们的欢呼声和掌声如潮水般此起彼伏。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热情,用最真挚的方式欢迎着这支队伍的到来。队伍中的人们被这热烈的欢迎场面所深深打动,纷纷向道路两旁的百姓们挥手致意,表达着他们的感激之情。
在这一刻,道路不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通道,它仿佛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百姓与队伍之间的情谊在这夹道欢迎和泼水抑尘的举动中不断升温,化作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在天地间久久回荡。
前门广场上,阳光洒下,映照得一切都熠熠生辉。数十万群众汇聚于此,宛如一片欢乐的海洋。他们手中的彩旗在微风中欢快地舞动,红的似火,黄的如金,蓝的像深邃的天空,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人群中,老人们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神里透着岁月沉淀后的平和与满足;年轻人朝气蓬勃,手中的彩旗挥舞得虎虎生风,展现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孩子们则像欢快的小鸟,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手中的小彩旗也跟着他们蹦蹦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