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
刘母正叉着腰骂得起劲,一道惊雷突然擦着夜幕临空而下。
炸响落在刘家屋顶。
“嗯?”
已经走出老远的杨淑仪回过头:“什么声音?”
她好似看见一道火光落进了刘家?
楚悠悠小嘴咧出得意的弧度,伸手搂住她的脖颈。
“娘亲~没事~”
天雷可比他俩有数,死不了!
-
桃源村与刘家村同在大楚边境的灵溪县辖内。
村落相邻,桃源村却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不毛之地。
天灾荒年中连富庶之乡的日子都不好过,更何况本身就贫瘠的地方。
杨淑仪抱着孩子踩着夜色往回赶。
离家越近,她心里就越没底。
桃源村贫困,大哥要爹娘照顾,二哥一人守着几亩赤地养着全家七口人,若是她再将孩子带回去......
越走脚步越慢,不知不觉到了村口她才恍然回神。
一路赶回来,天色已从黄昏到夜幕。
此刻杨淑仪站在村口只能看见远处天幕上的星子。
虫鸣在四周响起,她摸黑朝前方走。
在出嫁前,这条路她走了十八年,哪怕看不清眼前的路,她也能凭着记忆走回家。
被杨淑仪紧紧抱在怀里的楚悠悠一路颠得昏昏欲睡。
直到踏进桃源村,她才猛地睁开眼。
咦?
黑暗中,楚悠悠从杨淑仪肩头探出脑袋朝四周看。
呀!这个地方有古怪!
明明是一方吉地,却弥漫着浓浓的病气。
“宝宝,咱们就快要到家了。”
抱着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往回走,嫁到刘家四年她从未回过家。
她怕回了家就再也无法忍下那打掉牙往肚里咽的苦。
也怕爹娘知道她过得不好忧心。
杨淑仪只觉得心里有愧。
“娘亲~回家~”
弥漫的病气在杨淑仪踏入桃源村后病气便不断涌来。
眼下楚悠悠却不能直言,只能伸出小手偷偷往她身上渡吉气。
-
“他爹,你有没有听见什么动静?”
杨母突然问。
“什么?”
桃源村的人平日里没事干早早就睡下了。
杨父正琢磨着明日的口粮,被妻子一喊,也竖起耳朵听。
黑夜中,细微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杨父翻身坐起摸出火折子点燃。
月光森冷,杨淑仪停在门口踌躇。
听着里头传来阵阵咳嗽,她的心也跟着揪紧。
几年过去,父亲的咳疾好似更严重了。
杨父举着火折子刚把门打开,谁料一抬头,看见的就是自家闺女。
“淑仪,你怎么在这?”
杨父扭头朝屋里喊:“他娘!闺女回来了!”
随后屋里燃起了微微光亮。
“你这孩子,回来怎的也不吭声?”
说完杨父突然就看见了女儿手里头抱着的孩子。
“这是......?”
见父亲一如往常,杨淑仪咽下喉间酸涩:“爹......”
听出她声音里的哭腔,杨父也顾不上这孩子是哪来的。
“快先进屋,有事就跟爹和娘说!”
短短一句话让杨淑仪呜咽着大哭出声。
进了屋,在心情平复后才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两口。
“你糊涂啊!”杨母气得咬牙:“刘氏那老虔婆!等我找她去!”
“娘!”
杨淑仪喊住她:“罢了,就当是替大哥还情了。”
“别提你大哥,都怪他读书读傻了将你也带成这副书呆子模样。”
杨母恨铁不成钢地一戳女儿额头:“当年我就不同意你嫁刘家,就刘大那样十里八乡都知他是游手好闲的人,我不信他能舍命救你大哥。”
只不过当初有人看见了,而刘大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也没证据,这救命之恩的帽子就生生压在了他们杨家的脊梁骨上。
“你快别说闺女了。”杨父打圆场问:“这孩子你打算留下?”
楚悠悠听了半天,饿得快打瞌睡时终于听见说到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