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天子震怒(2 / 2)

“陛下,臣等……臣等只是担心藩王权势过重,恐生变故……”吴沉还想做最后一搏,试图搬出“藩王威胁论”。

“变故?什么变故?”朱元璋猛地一拍旁边的立柱,声音震得殿内嗡嗡作响,“朱文正要是想反,当年洪都之战后他就反了!”

“当年他手握重兵,据守洪都,陈友谅、张士诚都想拉拢他,他有反心吗?没有!他一直跟着咱,替咱打天下!现在天下太平了,你们倒来跟咱说他会反?”

他的目光如同利剑,扫过每一个试图辩解的文臣:“你们记住,正儿不仅是英王,更是咱的亲侄儿!只要咱还活着,只要太子还在,他就有这个权力调度军队、指挥战事!西北的事情,他做得对,做得好!这是他的职责!”

“今天的事,按理要好好论罪,但咱给太子一个面子,死罪可免,都给咱去国子监教书,好好学学什么叫‘忠君爱国’,什么叫‘大局为重’!”

“陛下,臣等知错……”文原吉等人见皇帝动了真怒,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请罪。

“知错?你们是该好好反省反省了!”朱元璋余怒未消,“太子詹事府,是辅佐太子的地方,不是让你们搞党争、攻讦大臣的地方!以后再敢未经太子同意,就联名上这种乱七八糟的奏折,咱就撤了你们的职,让你们回家抱孩子去!”

他顿了顿,看向一旁始终沉默的太子朱标,语气稍缓:“以后要管束好手下的人。朝堂之上,要以国事为重,不要搞那些弯弯绕绕的名堂。英王在外面替国家打仗,朝堂上不仅不帮忙,反而拖后腿,像什么样子?”

朱标连忙躬身应道:“儿臣遵旨,定当好好整饬令詹事府,令诸臣谨守本分,以国事为重。”

朱元璋这才点了点头,重新坐回龙椅,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他看向阶下仍在磕头的文原吉等人,冷冷道:“起来吧。今天这事,到此为止。以后谁再敢拿英王说事,休怪咱不客气。都退朝吧。”

“臣等遵旨。”

群臣如蒙大赦,纷纷起身,躬身退下。走出奉天殿时,不少文臣已是面无人色,后背被冷汗浸透。

刚才朱元璋那番雷霆之怒,不仅是在为朱文正撑腰,更是在敲打整个文官集团,甚至是有敲打太子之嫌。

皇权至上,武将的权势是皇帝给的,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挑战,尤其是在国家面临边患之时,更不能因内部的权力争斗而自毁长城。

而那些武将出身的官员,则个个面带喜色,看向彼此的目光中充满了快意。

他们知道,皇帝对朱文正的信任与倚重,并没有因为英王远在南洋而丝毫减弱。

这位战功赫赫的英王,依旧是大明王朝不可或缺的柱石。

奉天殿外,阳光依旧明媚,但经历了这场朝堂风波的文臣武将们都明白,朱元璋对朱文正的态度,已经如同定海神针般,牢牢确立了英王在大明王朝的地位。

而西北的战云,也因这场风波,悄然加速了汇聚的进程。

帖木儿或许还不知道,他扣留周武的举动,不仅激怒了远在南洋的英王,更触动了整个大明王朝的战争机器。

一场席卷中亚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