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勤王诏书(1 / 2)

散朝之后,朱元璋并未直接离去,而是转身对徐达和常遇春说道:“两位兄弟,留下陪咱喝几杯。”

徐达和常遇春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忐忑,却也不敢违抗,只得应下。

不多时,三人来到后厅,马秀英早已命人备好了酒席。桌上摆满了各种珍馐美馔,还有几坛美酒。

朱元璋率先入座,笑着招呼二人:“来,都别拘谨,今日咱兄弟几个就像小时候在老家放牛那般,痛痛快快地喝一场。”

起初,三人举杯畅饮,回忆起儿时在濠州乡下放牛的趣事。那时,他们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在田野间追逐嬉戏,饿了就吃点干粮,渴了就喝口溪水,日子虽然清苦,却充满了欢乐。

说到高兴处,朱元璋忍不住放声大笑,徐达和常遇春也跟着笑了起来,气氛一时变得轻松融洽。

酒过三巡,朱元璋的脸上泛起了红晕,眼神也变得迷离起来。突然,他话锋一转,盯着徐达问道:“徐达,你为何要针对正儿?”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让徐达如遭雷击,吓得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他忙站起身来,单膝跪地,急切地说道:“臣绝无此意,臣所做一切,皆是为了吴王的江山社稷着想,绝非特意针对朱文正。”

常遇春也连忙起身帮腔:“吴王,老徐所言句句属实。我们都是一心为了大业,怎会有私心呢?”

朱元璋却猛地一拍桌子,怒斥道:“别以为咱不知道,你们串联淮西老弟兄,给咱侄儿穿小鞋。”

“还学人家玩党争,你们大字不识几个,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玩个屁啊!以后都给咱踏踏实实打仗,别玩心眼,你们有心眼吗?”

徐达和常遇春吓得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他虽然有私心,但朱文正的行为确实也会给军队和百姓带来危害,影响到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大业,却没想到被朱元璋定性为结党营私。

良久,朱元璋的脸色才稍微缓和了一些,他摆了摆手,说道:“都起来吧,咱今日也只是酒后失言,希望你们别往心里去。只是这朝堂之上,人心复杂,咱不希望看到自家兄弟之间互相算计。”

徐达和常遇春这才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徐达小心翼翼地说道:“吴王教诲,臣铭记于心。”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宽慰道:“咱知道你的担忧,正儿年轻气盛,确实有些行为不妥。但他毕竟是咱的亲侄儿,咱会好好管教他的。你身为大将军,还是要把心思多放在军事上,早日帮咱平定天下。”

朱雀大街上,车如流水马如龙,行人比肩接踵,喧嚣声不绝于耳。街边的铁匠铺里,炉火熊熊燃烧,火星四溅,映照着铁匠们满是汗水的面庞。

他们有节奏地挥舞着铁锤,捶打声铿锵有力,每一锤落下,仿佛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锻造着胜利的希望。米粮铺前人声嘈杂,百姓们排着长队,眼神中既有历经乱世的沧桑与疲惫,却也闪烁着在这短暂安宁中对生活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