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霍东觉修炼医武,伙伴们义结金兰(2 / 2)

霍东觉说完就要下跪,赵无极一把,就把霍东觉给拉住了,说道:“东觉啊,你这是干什么?我不兴这套,教你医术可以,不许行跪拜之礼,以后你还是叫我赵伯伯即可,如果你要叫别的称呼,我就不教你了,不但不教你,这两部书也是我的了,我理都不会理,反之我会倾囊相授,把我毕生所学全部都教给你。”

霍东觉说道:“好,赵伯伯,咱们就这么定了,您老就给我讲讲这两部书呗。”

赵无极拿过《四圣心源》说道:“《四圣心源》是清·黄元御撰写于1753年的医书,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着作。

《四圣心源》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着作。

1749年(乾隆十四年,己巳),春节过后,黄元御按自己的“之”字治学方法,从黄帝、岐伯、张仲景和秦越人的医学观点出发,撰写一部进一步阐明《伤寒论》内在含义的着作。这种治学方法,非常有效,所以他很快起草出《四圣悬枢》的初稿,着重分析了“瘟疫痘疹之义”。从二月开始着述《四圣心源》,对“四圣”的临床见解和治法、方药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但拟出提纲,作出要目后,因为有事而隔断了。他在后来回忆这个写作的开端的想法时说:“医有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事,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玉楸子悯后世作者不达其意,既解《伤寒》、《金匮》,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充分反映出黄元御的学术思想特征和医学实践经验。

他的学术思想源于“四圣”,对脏腑病理、生理的认识,重视脾胃中气的升降合宜。他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之太极也。”“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他认为脏气的升降功能都取决于中气,因此,主张“中气之治”。

他认为湿、寒是诸多病证发病和病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方面着眼于“中土”,制方常以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为大法。他指出:“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道家谓之黄婆。”“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

《四圣心源》续成后,黄元御回顾此书的写作过程,从1749年二月开始,到1752年完稿,前后四年的时间内,没有安排过专门的撰着时间,也没有着述出一套完整的书稿来。虽然以往多是穷愁的境遇,但可惜的是放走了一些闲暇的时间。尽管皇帝赐以“妙悟岐黄”称誉,十分器重自己,但是自己却不能依赖皇恩不思进取。自己能在医学研究上做出有益贡献的时间已经有限了,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抓紧时间,完成对“四圣”典籍的注释和阐述。”

接着赵无极又详细的讲解了,卷一天人解:昔在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以究天人之奥。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

慨自越人、仲景而后,秘典弗着,至教无传。叹帝宰之杳茫,怅民义之幽深,徒托大象,不测其原,空抚渺躬,莫解其要。人有无妄之疾,医乏不死之方,群称乳虎,众号苍鹰。哀彼下泉之人,念我同门之友,作天人解。里面包含了:阴阳变化的理论,五行相克的构成,腑脏生成的原理,气血原本,精神化生,形体结聚,五官开窍,五气分主,五味根源等等就这部书赵无极足足讲解了有四个多小时,把霍东觉都听迷了,他是不懂就问,赵无极十分有耐心,一字一句的讲,一铺一节的详细的讲,反复的讲,霍东觉越听越高兴,越听越来兴趣,讲到最后书房之中就只剩下赵无极跟霍东觉两个人了,其他的人什么时候走的,他们一点都不知道。

最后赵无极说道:“东觉啊,只要你把这些原理都了解透了,到了你实际实行起来就比较容易的多,再说那部:《针灸甲乙经》更是神奇的不得了,东觉啊,要不今天讲到这里,我明天还有事情要做,明天晚上你再来我就再给详细的讲《针灸甲乙经》好不好。”

霍东觉说道:“好吧,今天晚上也太晚了,天都快亮了,今天晚上就到这里,您老人家也早点休息,听您讲的如此详细,我都听迷了,有种钻进书中的那种感觉,只是有好多字都不认识,听了赵伯伯您的讲解后,是我脑洞大开,赵伯伯我们明天晚上不见不散。”

这时赵无极说道:“你今天晚上哪里都不要去了,你二娘把房间都给你收拾好了,从此你就住在我家,你还真是个学医的奇才。”

就这样,霍东觉也没有推辞,就答应在赵无极家中休息,从此过后霍东觉就住在赵无极家里,老师是真教,学生是真学,赵无极这么一带啊,他都高兴不得了,霍东觉是极为聪明,不要看他只有八岁,他能举一反三,把赵无极乐的甭提多高兴了,霍东觉学医是十分用功,都达到废寝忘食那种地步,赵无极没有时间教他的时候,他就自学,看书有不认识的字,不懂的地方,他用脑子把他记下来,赵无极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找赵无极给他讲解,有时候二人一待就是一个通宵,霍东觉为了更好的记住那些药草,他就用鼻子闻,用眼睛去分辨,我舌头去尝,只要让他进了药房,他一待就是一两天,多少次药物中毒,多少次药物过敏,他自己都不记得了,赵无极既高兴又心疼,高兴的是霍东觉肯学,肯用功,肯努力,能吃苦,这样的学生没有那个老师不喜欢,心疼的是,长期这样下去身体肯定吃不消,但是有没有办法,有时候就得强行的让他休息,霍东觉学医可以说,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之中。

自从霍东觉来到麒麟会后,他不光是学医,他还要学习武术,他更加刻苦练功,贺长麟交给他的是轻功提纵术,无影神行掌,冷逸,夏天分别教给霍东觉功夫,冷逸还教给了霍东觉一套九龙飞刀刀法,怎么样使用飞刀让他出去还能让他转回来。夏天却教给了他软硬功夫,身体能软能硬,软的像面条,硬的时候一拳可以打死一头虎,还教给他一种步伐叫做迷踪九步,是按照九宫八卦演练而成。郭长达还传给他了一套剑法。

总之这让霍东觉学之不完,用之不尽,他是白天学医,晚上习武,就这样一晃半年过去了,这一天正在跟赵无极学习医术呢,就见贺敏跟赵飞燕一群孩子过来不由分说,架起霍东觉就往后山跑去。一直跑到后山山坪上,才把霍东觉放下。

冷锋走过来说:“东觉经过我们一直商量,决定我们也效仿古人,来个桃园结义怎么样?”

霍东觉听完十分高兴的说道:“好啊,能认识你们是我的荣幸,那我们就来个义结金兰,从此我们就叫精武奇侠怎么样?”

众小一听都高兴道:“就依东觉,从此我们就叫精武七侠,我们要行侠仗义,见到日本人就杀,看到日本人就宰,屠光在中国的所有日本人。”

就这样众小学着大人模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黄天厚土,关老爷在上,我们七个人从今天起义结金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日本人一起杀,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有违抗天诛地灭,不得好死!”

众小结拜完后,按年纪论大小,老大贺敏,老二赵飞燕,老三冷锋,老四冷玥,老五霍东觉,老六夏遂良。从此他们就叫贺敏为大姐,赵飞燕二姐,三哥冷锋,四姐冷玥,五弟霍东觉,六弟夏遂良。

贺敏问霍东觉:“我们才六个人,怎么叫精武七侠呢?”

霍东觉听完说道:“我说的奇不是七个的七,而我说的是传奇的奇,将来我们将会成为中国一代传奇人物。”

霍东觉刚说完,就听到有人说道:“好,好一个成为中国一代传奇人物,小小年纪却有如此大志,真是中国的希望,中华民族之光,佩服佩服。”

众小赶快抬头看去,只见来了四个人,带头的是贺长麟,后面是赵无极,冷逸,夏天,说话的是赵无极。

贺长麟来到霍东觉跟前说道:“东觉,我相信你的志向远大,你们一定可以成为中国一代传奇人物的。”

霍东觉听完说道:“谢谢二伯的夸奖,我想起了爹爹遗志,所以我不敢忘,我要发奋图强,好好练武,将来把中国的精武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我还要完成医武双修。”

说完只见霍东觉握着小拳头,眼中露出坚定的目光。

这时冷逸说道:“东觉真是好样的,真不愧是我五哥的孩子,孩子们我们共同把中国的精武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众小的结拜得到大人们支持,他们也很高兴,一行人高高兴兴的回到麒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