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清晨,阳光试图穿透厚重的云层,却只洒下了一片灰蒙蒙的光。
这光线,如同G2失利后笼罩在布鲁克林篮网队头顶的阴霾,挥之不去,沉重而压抑。
巴克莱中心的狂欢仿佛还在昨天,但那份喜悦已经被一场10分的失利冲刷得干干净净,只留下冰冷的现实——他们亲手葬送了用一个赛季的努力换来的主场优势。
隔天下午,肯尼迪国际机场的私人停机坪上,篮网队的包机静静地等待着。
球员们陆续抵达,但与以往出征客场时的轻松谈笑不同,今天,从球队大巴到登机口的这段路,显得异常漫长而安静。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像是一层粘稠的薄膜,包裹着每一个人。
哈登戴着一副宽大的墨镜,遮住了大半张脸,平日里那份从容不迫的领袖气质,此刻被一种内敛的严肃所取代。
他没有和任何人交流,只是默默地拖着行李箱,脚步沉稳,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着失利的重量。
杜兰特跟在后面,他背着一个简单的双肩包,耳机里播放着什么无人知晓,但那紧锁的眉头和抿成一条直线的嘴唇,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G2独得40分却依然无法换来一场胜利,这种无力感,对于他这样骄傲的得分手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他的眼神不再是平日里的平静无波,而像是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井底翻涌着不甘与战意。
欧文则低着头,帽檐压得很低,他似乎想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
他没有再像往常一样,用一些玄妙的言语来激励队友,因为他知道,此刻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失败的苦涩,需要用一场胜利来洗刷,而不是空洞的言辞。
老将们,pJ·塔克、杰夫·格林、布雷克·格里芬、拉马库斯·阿尔德里奇,他们经历过无数的风浪,深知季后赛的残酷。
他们的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但那份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他们像一群准备再次进入战壕的老兵,收起了所有的情绪,只剩下对下一场战斗的专注。
这股压抑的氛围,从球员蔓延到教练组,再到每一个随行的工作人员。
德安东尼和乌度卡走在队伍的最后,两人一路低声交流着,战术板在他们手中被反复地翻阅、比划。
G2的失利,特别是伦纳德那刷新纪录的46分,像一根刺,深深地扎进了这两位战术大师的心里。
他们必须在飞往洛杉矶的这几个小时里,找到真正能扼住那台“机器人”咽喉的办法。
阿基和蔡老板、小徐走在队伍中间,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股令人窒息的氛围。
他没有去说什么激励的话,因为他知道,这支球队不需要鸡汤。
他们需要的,是时间和空间,去消化这场失利,去将这份不甘转化为下一场比赛的燃料。
“基哥,大家的情绪都不太高啊。”小徐在他耳边轻声说道。
“输掉了一场关键的主场比赛,情绪能高才怪了。”阿基低声回应,
“但你仔细看,这不是沮丧,而是一股憋着劲儿的愤怒。这股劲,如果能在G3的赛场上爆发出来,那将是毁灭性的。”
登机后,机舱内的气氛依旧沉闷。
没有了往日的音乐和牌局,大多数球员都选择了戴上眼罩和耳机,试图在沉默中寻找片刻的安宁。
窗外的纽约渐渐变小,变成一片模糊的钢筋水泥森林,而飞机正载着这支失意之师,向着西海岸的“天使之城”飞去。
与此同时,在另一条跑道上,洛杉矶快船队的包机也准备起飞。
与篮网队的压抑截然不同,快船的机舱内,洋溢着一种轻松而自信的氛围。
一场酣畅淋漓的客场胜利,不仅将总比分扳平,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卫冕大热门手中抢走了主场优势。
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两场比赛,他们将在自己熟悉的斯台普斯中心,在洛杉矶球迷的助威声中作战。
雷吉·杰克逊和马库斯·莫里斯正凑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讨论着G2的某个精彩回合。
巴图姆和伊巴卡则用法语轻松地交谈着,脸上挂着胜利后的微笑。
保罗·乔治的心情也相当不错,G2的胜利让他摆脱了G1失利后的一些压力,他正戴着耳机,跟着节奏轻轻地晃动着身体。
整个球队,都沉浸在一种“任务完成”的满足感中。
他们没有像篮网那样,将自己绷得紧紧的。
当然,在这片轻松的氛围中,有一个人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