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赵昭平去赵府没见到赵成亮,第二日也只能乖乖坐上马车,与宋志明一道去新安县治蝗。
不过赵成亮昨夜虽未见赵昭平,也没有给他拒绝的机会,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准备。
夏江驿门外,赵成亮早早就等在这里,身后跟着自己的长随文正。
赵成亮瞅了眼从驿站里出来的宋志明二人,以手掩唇对身侧文正问道:“东西都备好了?”
文正点头,轻声回道:“放心吧,大人,按您的吩咐特意准备了两辆一模一样的马车,从制式到布置再到茶水果盘,全都半点不差,免得赵小公子埋怨您……”
赵成亮将眼眸转向来人,默默道:“恐怕已是记恨上了。”
只见两个少年皆是长身玉立,一派书生打扮,身穿上好锦衣长袍,脸上的表情却有着天壤之别。
宋志明始终嘴角噙笑,上前先与赵成亮拱手作揖:“劳烦赵大人费心了。”他自然也看到了赵成亮身后两辆一样的楠木马车。
赵成亮尴尬点头:“都是下官该做的。”
一旁的赵昭平则是一脸不愉,懒得与来人寒暄,不过他还是老实站在宋志明身侧,尽管不耐却未有言语。
赵昭平已笃定身前二人早有猫腻,将他指派到新安县与宋志明一道,不是宋志明二人故意他自是不信。
但经过昨夜的思量,赵昭平终究还是接受了这安排,毕竟人生地不熟的,他这远方小叔明显不愿卖个面子给自己,那他又何必扭捏拿乔?
赵昭平心想:“尽快将蝗灾平息回京才是。”他不看两个人的神色,冷脸听二人寒暄。
远处的锦衣卫百户石友朋已登上高头大马等在一处,他只管护送宋志明一行人,不愿与人寒暄热络。
宋志明也不是个爱和人说废话的主儿,很快别辞别赵成亮,在后者一脸期盼的眼神中登上马车。
赵昭平看也不看他这个族叔,紧跟着躬身坐进另一辆马车中,一行人扬长而去。
“老爷,别看了,咱们武昌府还需您主持大局呢。”文正在身后提醒道。
赵成亮闻言长吸一口气,转身道:“好,本官也得去看看周边百姓筹备得如何了。”
另一厢的马车中,赵昭平因着一路上独自乘车,没看到宋志明那张讨厌面庞的缘故,心头的不喜散去些许,坐在马车上昏昏欲睡。
猛地,车轮因着碰撞到石头而打滑,整个车厢向一侧倾斜些许,惊得赵昭平一个趔趄。
这个小插曲将他的睡意驱走,赵昭平无奈暗道:“早知就带个随从过来武昌,现下也不至于连个倒茶的人都没有。”
心里这般想着,赵昭平伸手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冷茶,拿起茶盏轻抿一口,暗暗道:“真难喝啊”。
管道上的另一辆马车上,小五也给自家公子倒了杯温茶,不同的是这是小五刚烧的热茶。
茶水已冷却到宋志明习惯的温度,他顺手地拿起茶盏送进口中,继续将目光聚焦于手边的书本上。
小五看着宋志明喝完茶的表情,知道自己烹茶技艺有所进步,心下暗自高兴:看来公子越发满意自己的手艺了。
以后再有外出历事的活计,公子定还会带自己而不是小七那个迷糊虫。
远在千里之外的小七尚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好兄弟小五排除在公子随身伺候的名单上。
新月县距离武昌府并不很远,坐马车仅需少半日的路程就可抵达。
县令杨岐山事先并不知蝗灾钦差会亲自视察到他这里,因而并未出城迎接。
待师爷前来通传消息时,杨岐山还一头雾水地没反应过来。
“你说,蝗灾钦差来咱们县衙了?”
秦师爷点头,长长的羊尾胡随着动作晃动在脖颈两侧:“正是,现下已在正堂候着了。”
杨岐山眸子转了三转,疑问道:“可知这蝗灾钦差是个什么来历?”
秦师爷摇头又点头,急得杨岐山不住催促:“究竟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别给我卖关子!”
秦师爷为难道,“下官确实略知一二,据说这位小宋大人乃是先前那位宋御史的亲儿子,现下还是国子监监生,特地被庆安帝派来历事。”说完,他又想起什么补充道,“都对了,人家还是今年春闱的榜首呢。”
不过么,再多的秦师爷也不清楚了,但他并未说与他家老爷听,不然自己这县衙二把手的位置可坐不下去了。
话落,秦师爷悄悄看看自家老爷,只见后者摸着下巴一脸思索的摸样。
杨岐山喃喃:“宋御史的儿子?”
“那就好办许多……”
他看向下首的师爷,露出势在必得的笑容,起身道:“走,随本官去迎接蝗灾钦差!”
“得嘞!”秦师爷屁颠屁颠跟着杨岐山离开书房。
正厅内,宋志明二人坐在八角椅上等了一刻钟也不见县令身影。
赵昭平已然将小桌上的茶水喝得一滴不剩,身边的是侍女见状要去添茶,被赵昭平拦手叫住。
他一脸不耐看向宋志明:“这县令怎生这般磨蹭,蝗灾迫在眉睫,他也不急?”
方才来新月县途中,遇到的稻田皆明显泛黄,蝗虫肆虐的痕迹十分广泛,饶是富贵公子哥儿赵昭平也不由得为之心惊。
宋志明嘴角微抿,将视线扫向院外,恰好见到一抹青蓝色的身影,缓缓道:“莫急,这不是来了。”
话音未落,一阵声音果然从院外传来,正是姗姗来迟的县令杨岐山和秦师爷。
“诸位大人们就等,下官来迟了!”
只见一位年近五旬的男人身着青蓝色的县令绿袍,迈着短粗的步伐快步走向正厅,脸上的笑容咧到了耳根,半点没有来迟的窘态,反而热络非常。
来人身后还跟着一位年纪更轻些的羊尾须男人,跟着县令抱拳赔礼。
赵昭平撇嘴,心中暗道:“他们莫不是被人给下了脸面?”
不然自己为何心中尤为不快?
可这县令分明礼数周全得让人挑不出错处,赵昭平并无开罪他们的理由,只能暗自咽下心中的不喜,跟着宋志明一道作揖行礼。
县令杨岐山眼见这次的钦差果然如师爷所言是两个刚及弱冠的少年,对方又如此知礼仪懂进退,不由得心下大喜,还以为他们是两个好拿捏的主儿。
县令抬手示意两人落座:“二位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啊。”
宋志明颔首,直接讲明来意,令对方措手不及:“劳烦县令将近半月的蝗灾情况和新月县的田垄分布给我们过目,我们也好制定详细的治蝗策略。”
杨岐山愣住,这年轻人莫不是个二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