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决战长江,剑指金陵! i25zw.com(1 / 2)

【整军备战,誓复中原】

自“靖汉立朝”以来,赵信已在临安站稳脚跟,政权稳固,百姓归心,兵力扩充至八万精锐,并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设立行署,实行屯田制度,恢复民生。然而,赵信心中明白:

“临安虽复,然胡虏未灭,中原未收,国难未解。”

他召集文武重臣,在靖汉皇宫召开“北伐御前会议”,提出战略目标:

“先取建康,再控长江,继而进取金陵,打通北上通道。”

此议一出,群臣振奋。文天祥表示支持:

“若能据有长江之险,便可与元廷南北对峙,进而图谋中原。”

于是,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即将展开……

【首战建康,三路并进】

建康(今南京),为江南军事重镇,扼守长江要道,由元将伯颜驻守,兵力约六万,包括骑兵、步兵与水军,防御森严。赵信制定作战计划如下:

东路:岳家枪营配合白耳重甲兵,从常州方向佯攻;

西路:白耳轻步兵与斥候绕后,切断粮道;

中路:白耳骑兵为主力,配合白耳弓弩手强攻城门。

战斗持续十日,东路军牵制敌军主力,西路军成功断其补给,最终中路军趁夜突袭,一举破城。伯颜率残部突围,被白耳骑兵追击百里,终被俘斩。

“建康光复!”

消息传回临安,举国欢腾。赵信亲自入城,设坛祭拜历代忠烈,安抚百姓,并宣布:

“自此以后,建康为靖汉陪都,名曰‘武京’,以示我军北伐之志!”

【决战长江,水陆合围】

建康既定,赵信下令沿江布防,准备下一阶段——控制长江流域,封锁元军南下通道。元廷闻讯震怒,派出水师大将阿术率十万大军南下反扑,意图夺回建康。赵信决定在长江主战场迎敌,部署如下:

水军:周烈统领靖汉水师,联合白耳重弩兵,占据上游优势;

陆军:岳家枪营与白耳重甲兵列阵于两岸高地,防止登陆;

骑兵:白耳骑兵为机动部队,随时支援各线。

战斗爆发当日,江面风急浪高,元军战船蜂拥而至。白耳重弩兵远程压制,精准打击敌舰桅杆与火炮;靖汉水师巧妙穿插,分割敌军阵型;岸上岳家枪营严密防守,数次击退敌军登陆企图。最终,赵信亲率白耳骑兵渡江奇袭敌军指挥舰,斩杀阿术,敌军顿时溃散。史称此战为:

“长江大战”

此役之后,靖汉军彻底掌控长江流域,元军无力南犯。

【剑指金陵,步步紧逼】

随着长江防线稳固,赵信下令继续北上,目标直指金陵(今南京北部旧城),意图打通北上通道,威胁中原腹地。金陵由元军将领李璮驻守,兵力五万,依托山势设防,易守难攻。赵信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

白耳斥候潜入城中散布谣言,动摇军心;

岳家枪营封锁外围,切断粮草;

白耳骑兵游走城外,骚扰敌军巡逻队。

月余之后,城内粮尽,士卒哗变,李璮被部下刺杀,开城投降。赵信入城后发布告示:

“凡愿弃暗投明者,皆可留用;助纣为虐者,必依法处置。”

此举稳定民心,金陵顺利归附。

【尾声:龙起江南,问鼎中原】

站在金陵城头,赵信遥望北方,心中豪情激荡。

“昔日我不过一介寒门少年,今已横扫江南,据有长江之险。”

“金陵既得,北上之路已通。”

“待我整顿兵马,挥师北伐,必将驱逐鞑虏,还我河山!”

风起云涌之间,真正的天下争霸之战,已然拉开帷幕……

【龙起江南,问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