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英雄(1 / 2)

这些将士无不激动地跪拜。”晋升四级,我现为千夫长,岂非能统领五万兵卒?”

韩信心中暗喜。

其他人也如他一般兴奋异常。

这样的嘉奖远超他们的预期。”大秦因军功改革而强盛,此乃根本。”

“盼诸位日后继续建功,朕期待再次见你们站在这里,接受封赏。”

嬴奇对众人说道。”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将士们激动地表态。”好了。”

“诸位入座共饮。”

“今晚之机不可多得。”

嬴奇开怀大笑。

……

时光飞逝。

自罗马平定、天下统一已过去两个月。

期间,大秦一统的消息传遍各地。

无数大秦百姓倍感自豪。

炎黄大秦,现已登临巅峰,天下万族皆以炎黄为尊。

此成就足以令每一位炎黄子孙骄傲荣耀。

咸阳,大秦的都城。

今日的咸阳内外,聚集了众多百姓、将士以及文武百官,就连始皇嬴正也亲自前来城门迎接。

这一切的盛况,只为迎接一人——武帝嬴奇。

他历经五年的征战,终于从西境凯旋。

听到捷报传来,所有人都在城门翘首以盼。

百姓们得知消息后,也纷纷自发赶来,共同迎接这位伟大的君主。”来了!”

有人惊喜地喊道。

众人目光齐齐投向远方,只见旌旗招展,九马拉辇缓缓靠近。

锐甲武士护送着銮驾,威风凛凛地行进。”真的是陛下!”

人们激动地议论着,“这五年,陛下缔造了一统天下的盛世。”

“能够见到陛下凯旋,是我毕生荣光!”

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欢呼,他们望着渐近的旗帜,心中充满期待。

在大秦境内,嬴奇的声望无人能及。

他推行赐田地、分粮种、解民忧等正策,深受民众爱戴。

如今大军归城,嘹亮的军歌回荡空中,更增添了庄重气氛。”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歌声低沉而悠长,让整个咸阳弥漫着庄严与哀思。

刹那间,所有人屏息凝视,静待这位英雄的归来。

咸阳城中,所有人都渐渐明白了一个事实。

望向那漫天飘扬的旌旗,还有无尽的白幡。

白幡之下,无数将士怀抱着覆盖着白布的锦盒,歌声低沉而激昂,弥漫着沉重的情感。

他们手中的锦盒里装着的不是财物,而是阵亡战友的遗骨。

从古至今,炎黄血脉延续不息。

落叶归根,魂归故土。

这些远征异域的战士皆为大秦而献身,他们是国家的英烈。

嬴奇怎能让他们埋骨他乡?

“这些,是为大秦战死的将士们。”

“他们,回来了。”

咸阳内外顿时陷入一片静默,原本迎接嬴奇归来的喜悦瞬间被庄重取代,人们的脸上写满了哀伤。

那连绵不断的白幡,那铺天盖地的白色,让每一个目睹的人都感受到深深的悲痛。

确实如此。

天下虽已统一,大秦也已称霸,然而背后却有无数为国捐躯的英烈。”迎接我们大秦的英雄归乡。”

这时,

嬴正一声高喊。

声音在寂静的咸阳城中回荡。

随即,

“欢迎我大秦的英雄归来。”

“欢迎大秦的英雄回家……”

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地高呼起来。

百万臣民,不论身处城内还是城外,齐声呼喊着。

比起为国牺牲的将士,百姓的力量微乎其微。

他们只能用最真挚的情感来迎接这些英雄。

车驾之中,

嬴奇听到这震耳欲聋的欢呼。

他凝视着那些承载着阵亡将士遗骨的锦盒。”将士们。”

“安息吧。”

“朕,带你们回家了。”

“你们的事迹和英勇将永载史册,后世炎黄子孙将铭记你们。”

“你们的家人,朕定会妥善安置。”

“你们可以安心离去。”

嬴奇低声说道。

胜利归来的军队缓缓向城门行进。

当銮驾抵达城门时,嬴正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柔情。”臣等恭迎陛下凯旋。”

文武百官齐齐行礼。

嬴奇缓步走出銮驾,朗声道:“诸位平身。”

众人谢恩后退至两侧。”父皇。”

“儿臣回来了。”

嬴奇微笑看着嬴正。”好小子,平安归来就好。”

嬴正笑容满面。

五年未见,嬴奇依旧年轻,只是唇上已留胡须,更添几分威严。”父皇这些年操劳了。”

嬴奇感慨道。”比起你在外征战,我在咸阳安居,何谈辛苦?”

“五年统一六国,让四方俯首。”

“天下间,唯有你能做到。”

嬴正骄傲地说道。”母后和妃子们可好?”

嬴奇关切询问。”都在宫中盼你。”

嬴正答道。

嬴奇点头回应,随后对诸将下令:“大军回营,妥善安葬阵亡将士遗骸,待入秦陵祭奠。”

诸将齐声领命。

大军井然有序地向骊山大营进发。

此次凯旋,非全军归返,仅函谷大营三十万将士返回,其余两营仍驻守西境。

天下初定,若大军尽撤,恐生变故。

至于异族,大秦尚无明确策略,需进一步斟酌应对之策。”众卿稍候,朕与父王先回宫探望皇后与太后。”

嬴奇对列队城门的文武官员说。

五年未归,嬴奇心中甚是挂念。

虽正务繁重,但这刻并不急迫。”臣等遵旨。”

群臣齐声应道。

随后,父子二人登辇回宫。

进城之际,百姓欢腾。”恭迎陛下凯旋!”

“祝贺陛下一统天下!”

众人纷纷行礼,高声呼喊。”奇儿,这是大秦民心所向。”

嬴正掀开帘幕,望着热情洋溢的民众,欣慰地道。”古今皆然,百姓所需不过温饱、平安,无战乱,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