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新的使命(1 / 2)

关于叔嫂的小说 Qiie 3732 字 21小时前

西山据点司令部,李长空司令员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目光,即使在灯光的映照下,也显得格外沉稳与威严。陈默与孙德胜连长紧随其后,在两名荷枪实弹的卫兵注目下,步入了帐篷深处。

随着进入帐篷,陈默发现,帐篷内所有的东西和自己上次进来时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上面密密麻麻地标记着各种红蓝箭头、交叉线和复杂的符号,显得极为机密。几张用木板临时拼凑起来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电台、望远镜等作战指挥所需用品。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烟草和一种淡淡的金属气息,显得肃穆而高效。唯一有变化的可能就是桌上的文件更多了,地图上的标线更乱了!

李长空司令员此刻用他那双深邃的目光,如同实质一般,径直落在陈默的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看着陈默,对陈默说道:

“陈默同志,欢迎回来。将本次行动的具体过程,从你们抵达新安机场开始,一五一十地向大家详细汇报。特别是沿途所遭遇的一切,务必详细描述。这关乎我们对新安市目前态势的全面评估,以及对未来行动的战略部署。”李长空司令员说道,然后示意陈默一行人坐下。环顾四周,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专家和军官,“各位同志,请认真聆听陈默同志的汇报。他将给我们带来第一手的战况情报。”

陈默在行军马扎上坐下,他的军装上还残留着旅途的尘埃和几块洗不净的血污,但他的坐姿挺拔,眼神坦荡而沉稳。“报告司令员!本次任务,基本顺利。”陈默洪亮地回答道,言语中透着军人的简洁与干脆。

陈默挺直了身板,接过孙德胜连长递给他的一根简易教鞭。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这几天在新安市所经历的一切。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条理清晰,仿佛将一场场生死搏杀和战略部署,化作了一段段逻辑缜密的程序代码,精准地向众人展现。

他首先从抵达新安宝安国际机场开始讲起。

“报告司令员,各位首长,各位专家,同志们。我们部队在出发后的次日清晨成功降落新安宝安国际机场,并按照既定计划,对机场周边一公里范围进行了初步的清剿。最初,机场外围环境异常平静,似乎没有大规模感染者或敌对势力的存在。然而,这种平静,在随后航站楼区域的交火中,便被彻底打破。”

他详细描述了孙德胜连长如何指挥部队,迅速清理外围区域的感染者,特别提及了沐璇在清除潜行者时电磁枪的独特优势,以及五班长在遭遇潜行者后的受伤情况,但他用简洁的语言强调了他们迅速适应战场、迅速取得初步战果的过程。

当他描述到航站楼外密密麻麻、数量惊人的普通感染者潮,以及士兵们如何以雷霆万钧的火力迅速将其击溃,在短短二十分钟内便清空了航站楼一层的所有感染者时,指挥部内的许多军官都忍不住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们清楚,这意味着部队的战斗力依然强悍,足以应对普通规模的尸潮冲击。毕竟,面对那些只有嗜血本能的“行尸走肉”,足够的火力永远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然而,当陈默的讲述进入核心环节时,指挥部内的气氛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在清剿过程中,我们根据俘获的虎头帮成员王阳和杜紫藤的口供,确认了目标工厂以及虎头帮沿途据点的位置,并实施了逐一拔除的清剿计划。孙连长在此次行动中展现出了极其卓越的战场指挥能力和丰富的作战经验。”陈默将拔除虎头帮四个据点的战果,以及王阳和杜紫藤的口供所提供的信息,毫无保留地叙述出来。他详细阐述了虎头帮在新安市的势力分布,各个组织之间那种诡异的平衡,以及陈虎作为帮派头目的凶残和狡猾。

当他提到“虎爷”陈虎与一个名为“方舟”的神秘组织有所勾结,且“方舟”在秘密进行感染体活体实验,甚至涉及到“不老不死”和“超能力”等颠覆认知的研究时,在场的许多军官和专家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本轻松欣慰的表情,渐渐被凝重所取代。这个情报,其重要性远超他们想象。一个研究性的邪恶组织,比单纯的武装匪徒更加可怕!

然而,真正的风暴,却是在陈默描述到返程途中,他们在新安机场跑道上遭遇那“两种新型变异体”时,才彻底爆发。

“在即将返航之际,我们遭遇了两批,确切来说,是两种,不,是三种,不排除更多。具备极其危险特性的新型变异体。”陈默的声音变得异常冷静,每一个字都如同被冰霜淬炼过般,掷地有声,在空气中回荡,“第一种,是数量庞大,且拥有极高速度和敏捷度的‘奔跑型’感染者。它们不再像普通感染者那样蹒跚缓慢,而是可以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普通人奔跑时的时速,甚至会跳跃和翻越障碍物,就如同只有本能获取猎物的不知疲倦的猎人。”

此言一出,指挥部内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许多军官和专家都感到心头一凛。这简直是颠覆性的变化!普通感染者的威胁主要在于数量和缠斗,而如果它们拥有了如此惊人的速度和机动性,那它们所带来的战场威胁,将呈几何级数上升!以往的防御工事、战术部署,乃至机动车辆的运用,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连陆永安所长和秦枫总工程师,此刻都猛地坐直了身板,脸上布满了惊疑和不可置信。

“第二种,是数量相对较少,但极具威胁的‘会飞的变异体’。它们外形如同巨大的变异蝙蝠,身体覆盖坚韧的角质,猪头獠牙,翅膀上长有骨刺,在空中速度极快,拥有侦查能力,且可以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攻击。我们返程途中,曾遭遇两只,并在孙连长和据点航站楼留守部队的火力支援下,将其全部击落。当时我们只遇到了两只,这种类型的变异体到底有多少,我也不太清楚!”

当陈默描述完这“会飞的变异体”时,指挥部内许多人的脸色已经变得惨白。他们本能地认为,这些不过是夸大其词的末世怪谈。会飞的感染体?这简直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这说明,病毒还在不断变异、进化,而且方向是他们完全无法预料的,这将是他们面临的终极敌人,比丧尸恐怖千倍万倍!

这时,许多军官和专家都不由得将询问的目光投向孙德胜连长。孙德胜连长,是前线指挥官,最精锐的特战营连长,是他们据点最坚实的矛和盾,他的证言,将直接影响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情报的真伪。

孙德胜连长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他向前一步,沉稳而有力地补充道:“报告司令员,各位同志。陈默总指挥所说的,全部属实。‘奔跑型’感染者速度极快,机动性强,我们车队在返程途中遭遇到一大股。它们的行动模式,远超普通感染者,甚至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对障碍物的越野能力。这在以前从未出现过。”

他接着描述了空中遭遇的“会飞的变异体”,语气中带着军人特有的冷静与决断:“至于那两只‘变异蝙蝠’,正如总指挥所说,它们体型巨大,飞行速度极快,在空中具有侦察和攻击能力。它们的躯体坚韧,一般的步枪子弹难以造成致命伤害,必须集中火力,瞄准要害才能击落。我航站楼留守部队的五班,也在他们的侦察范围内。陈总指挥在空中威胁降临时,果断下达了最高级别的防御指令,全队迅速展开对空火力打击,方才将其成功击落。”

孙德胜连长的证言,如同定海神针般,瞬间打破了指挥部内的最后一片侥幸和质疑。他那坚毅的眼神,以及他作为一线战斗指挥官的权威,让所有人心中那份不安和恐惧,彻底化为清晰可见的凝重。

航站楼的玻璃幕墙外,被枪林弹雨洗礼过的机场,此刻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末世中未曾预料的变局。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那沉默,沉重而压抑,仿佛能拧出水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凝重与忧虑。李长空司令员那原本沉稳的面容,此刻也紧绷了起来,他紧抿着嘴唇,眼神深邃,似乎在评估着这些新型变异体所带来的战略冲击。指挥部内,只剩下空调运作时发出的低沉嗡鸣,以及所有人因极度担忧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奔跑型”感染者……“会飞的变异体”……再加上那个神秘莫测的“方舟”组织,和它可能控制甚至制造变异体的研究……这些信息交织在一起,如同三座冰山,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了原本已经岌岌可危的人类航线前方。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此前所有针对感染者的防御策略和作战经验,似乎都变得有些过时和脆弱。

指挥部内的许多专家和军官,心中不约而同地生出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迷茫。人类的未来,将要何去何从?在这些恐怖的变异体面前,他们目前的武器和战术,真的能够抵挡住下一波更强大的冲击吗?

这种迷茫的情绪,如同潮水般在指挥部内蔓延开来。每个人都试图从身边的同伴眼中,寻找一丝安慰或答案,却发现大家都沉浸在同样深重的忧虑之中。那份曾因夺回航站楼,取回核心设备而升起的喜悦,此刻被这种未知的、来自进化后的敌人,来自无法理解的科研力量所带来的巨大威胁,冲刷得无影无踪。

陈默看着帐篷内这片令人窒息的沉默,看着大家脸上那份几乎要溢出来的忧虑和迷茫,心中不禁有些触动。他知道,现在绝不是煽情的时候,但必须有人站出来,点亮一盏微弱的希望之灯,驱散这笼罩在据点上空的阴霾。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眼神变得异常坚定。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所有人的脸庞,最终落在了李长空司令员身上。他的声音不大,但在这片死寂中,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与力量,如同打破坚冰的第一个音符。

“司令员,各位首长,各位专家,各位同志!”陈默洪亮而坚定地开口道,他的声音中没有丝毫犹豫,只有一种对自身判断的绝对自信,“我知道,大家现在可能对这些新型变异体所带来的威胁,感到一丝担忧,甚至有些……迷茫。”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铿锵有力,直击人心:“但我想说的是,即使这些感染体发生了变异,甚至演化出了令人惊恐的速度和飞行能力,但它们,依然属于碳基生物!”

陈默的声音在这片安静的指挥部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带着程序员特有的、对底层逻辑的极致把握与深刻理解:“无论它们的生物构造再怎么变异,无论它们的肌肉纤维再怎么强化,无论它们飞行速度再怎么惊人……它们都逃脱不了最基本的物理定律!它们有质量,有惯性,需要能量供给!再强大的碳基生物,面对着我们的重火力,最终的结果依然是——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