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想当然了(2 / 2)

谁知道真要开工了,才发现,关键的辅助材料,他一样都没系统地准备!

燧石,不是随便捡块石头就能用的,需要特定品质、易于打出火星的。

精炼硝石,火药的核心,纯度直接影响威力。

亚麻籽油,用来处理枪托木料,防潮防裂。

水淬硬木,制作枪托的理想材料,需要特定处理工艺。

石英砂,或许可以用来制作铸造枪支某些小零件的模具。

这些东西,他一样都没带来!

“真是头大!”

朱启明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他带来的都是“硬菜”,却忘了“调味料”也同样重要。

还好,他当初下载资料的时候,也顺带保存了一些关于替代材料和土法制造工艺的笔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躁,开始在手机备忘录里快速翻找。

“张老匠!”

朱启明喊道。

一个年约五旬,满脸风霜的老匠头闻声快步上前,躬身道:

“上官有何吩咐?”

“你手下的人,对本地的矿石、木材熟悉吗?”

“回上官,还算熟悉。卑职等人常年在南雄卫修造军械,对粤北一带的物产略知一二。”

“好。”

朱启明点点头,指着手机屏幕上的几个词,沉声道:“我需要几样东西,你们立刻组织人手去找。”

“第一,燧石。要那种质地坚硬,敲击能迸发大量火星的石头,颜色偏深或者半透明的最好。”

张老匠听了,略一思索:“上官说的,莫非是火镰石?山中确有一些,但品质参差不齐,需要细细挑选。”

“没错,尽量找好的。”

朱启明接着说:“第二,硝石。我不要你们寻常炼制的粗硝,我要精炼过的,尽可能纯净。”

张老匠面露难色:“上官,这精炼硝石……我等只懂得土法熬硝,再用草木灰提纯,纯度恐怕……”

“我知道你们的法子。”

朱启明打断他,“按我说的,找到硝土后,除了你们的传统方法,再多加几道澄清、结晶的工序,我会给你们新的章程。总之,纯度越高越好!”

他心里清楚,明代的火药提纯技术已经有一定水平,但离他要求的“精炼”还有差距。

“第三,亚麻籽油。这个……你们这里有吗?”

朱启明问出这个问题时,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

果然,张老匠和旁边几个老工匠面面相觑。

“亚麻籽油?”

张老匠一脸茫然,“上官,可是某种洋油?卑职等未曾听闻。”

“那……桐油呢?或者其他类似的植物干性油,用来浸泡木料,能防潮防裂的。”

朱启明赶紧换了个说法。

老木匠眼睛一亮:“上官说的防裂油,莫不是指桐油?小的拿它浸过船板,晒三年都不翘!”

朱启明皱眉:“桐油味太冲……罢了,总比没有强。"

朱启明在心里叹了口气,替代品总比没有强。

“第四,水淬硬木。就是挑选坚硬的木材,比如柞木、榆木之类,经过特殊的沸水浸煮再阴干处理,增加其韧性和稳定性。”

这下,连张老匠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木匠都听傻了。

“上官……木头……还要用水煮?”

一个木匠结结巴巴地问,眼神里充满了“这官爷莫不是在说胡话”的困惑。

“寻常木料,不都是怕水怕潮吗?这煮过了,还能用?”

朱启明揉了揉太阳穴:“这是一种特殊的处理方法,能让木材质地更优良,不易变形。你们先找合适的硬木回来,具体怎么处理,我再教你们。”

“第五,石英砂。就是那种晶莹剔透的细沙,不是普通的河沙。”

张老匠想了想:“上官,若是说晶莹的沙子,浈江上游某些河段确有一些,只是混杂在普通沙石之中,筛选起来颇费工夫。”

“再费工夫也得找!”

朱启明语气不容置疑。

他抬头看着这些一脸困惑,却又不敢违逆的工匠,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紧迫感。

“这些火器,是我们接下来要造的新式火器,威力远胜你们以往见过的任何鸟铳、佛朗机!”

“十天!我给你们十天时间,必须把这些东西给我找齐,越多越好!”

“上官,十天……恐怕有些仓促。”

张老匠小声说道,脸上带着为难。

“没有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