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从袋子里面取出一个信封,把一叠收据摊开,说道:“这些是赞助费收据、这是印刷费支出的凭证,带公章的。这一堆是给投稿作者采购礼品的发票,20名作者,人均40元的稿酬包和严彩姝设设计封面和插图的奖励,画纸和画笔共计60元,发票都在里面。剩余140元也在信封里面,本打算交给负责的指导老师,但老师今天不在,我明天转交给老师保管。”
众人听着崔琰条理清晰的报账,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这时,崔琰继续说到:“票据凭证都在这里,欢迎大家查阅、指正、监督。往后对我有意见可以直接当面指教,比如,觉得我不适合当社长,可以直接提出来,你觉得能力比我强,那就站出来竞选社长,我绝不阻拦。”崔琰目光坚定,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话音刚落,原本安静的会议室里顿时有了些许嘈杂的议论声。
这时,一直闷不做声的高二同学李洋突然站了起来,涨红着脸说道:“我觉得我能行!我一直负责社团的活动策划,对社团的运作也有自己的想法。”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李洋,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崔琰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了微笑,“好啊,那等下学期校刊准备的时候,咱们公平竞争,大家一起投票选出最合适的社长。”李洋听后,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其他成员也开始小声讨论着两人的能力和优势。
就在大家讨论正热烈时,现任社长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说:“我觉得吧,咱们不能光看策划和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创作能力。崔琰能让校刊多很多亮点,李洋你有啥好的创造思路?”
李洋挠了挠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想在校刊里增加一个线上互动板块,让同学们能在网上投稿、留言,这样能提高校刊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大家听后,觉得这想法挺新颖。
崔琰也点头表示认可,接着说:“这个想法不错,这期校刊做了任务访谈,效果不错。咱们可以做一系列校园人物专访,挖掘同学们背后的故事,让校刊更具温度。”一时间,会议室里又热闹起来,大家围绕着两人的想法展开了新一轮讨论。
“能有更多想法碰撞是好事,毕竟下学期校刊大比。青春挥洒的正当年,梦想燃烧的无畏天,攀一座山、追一次极光,让回忆有故事可讲。”崔琰说的很有气势。
现任社长笑着点头,“大家的想法都很棒,这才是咱们校刊社该有的活力。接下来的时间,高一同学先把期末分科考试考好,高二同学要进入高三,面临高考压力。下学期校刊等开学后再去做策划,社长人暂定崔琰,同时也公平竞争,大家有好的想法、思路都留到下学期在去讨论,本学期校刊圆满完成。
离分科考试还有整整一周零两天。
下午已经放学,崔琰盯着教室后墙上的倒计时牌,感觉那鲜红的数字像一把刀悬在头顶。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视线重新聚焦在面前的数学模拟卷上。最后一道大题的解题步骤卡在第二步,他的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画着圈。
\"这里要用辅助角公式。\"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旁传来,同时一根纤细的手指点了点他卡壳的地方。
崔琰转头,对上李桐那双带着笑意的眼睛。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侧脸上,给她双马尾的头发镀上一层金边。
\"啊,对!\"崔琰恍然大悟,迅速在纸上写下变换步骤,\"我怎么就没想到。\"
李桐歪着头看他解题,嘴角微微上扬:\"英语我帮你,数学我也帮你,感觉不公平。\"
“啊,你是学霸,在你面前我是废材,你没有什么科目我能帮你补习。”崔琰不好意思地挠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