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元年六月初,卯时梆子刚敲过三响,铁匠王五像揣了只活蹦乱跳的兔子似的,一脚踹开李勇的书房门。这位平日里连咳嗽都像蚊子哼哼的汉子,此刻眼睛亮得像刚出炉的铁水,怀里还死死抱着一根油布裹得跟木乃伊似的长条物件。
\"百户大人!成了!\"随着油布一层层剥落,一支泛着幽蓝光泽的遂发火铳\"啪嗒\"一声摔在鹿皮垫上,吓得李勇差点表演一个\"鹞子翻身\"。他捻着火铳上的鱼鳞散热纹,突然福至心灵:\"装填!\"
王铁匠手速堪比现代流水线:纸包火药\"唰\"地塞进枪膛,铅弹\"当啷\"一声捅进去,动作熟练得仿佛刚在抖音看了个\"十秒换弹教学\"。硝烟散尽时,八十步外的加厚桐木靶发出\"咔嚓\"一声,直接裂成两半——围观的李标和王保国倒吸一口凉气,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被这玩意儿支配的恐惧:\"这特么能打这么远?百步之内怕不是能破双重甲?\"
\"好!好!\"李勇一拍大腿,\"所有匠人重奖!范叔,给王五50两银子,让他自行分配——哦对了,再单独多给5两。\"
\"谢少爷!\"王五扑通就要跪下,结果被李勇一把薅住:\"范叔先扣5两!我们金山卫不准跪!\"见王五一脸懵逼,他又哈哈大笑:\"逗你玩的!再犯这事,两罚合一!\"
王五眼眶瞬间湿润——半年来加班加点造了50支火铳,还改良水力钻床整出个线镗火铳。想起少爷每月发工资、生产上给钱给人,连他婆娘都夸\"这铁匠铺终于不用喝西北风了\",他差点当场表演一个\"铁汉柔情\"。
\"这拉线镗难搞啊,废了5根枪管,现在一月只能产一支。\"王五搓着手,\"遂发火铳倒能产15支。\"
\"三棱刺刀装得牢不牢?\"李勇突然抽出腰间佩刀,刀锋划过刺刀锯齿,\"滋啦\"一声迸出火星,吓得围观群众集体后退三步——这特么是毁坏公器还是武器测试?
最后,李勇和王五还讨论了士兵防护装备。铁匠铺按明军制式+李勇的\"脑洞版\",整出了板甲、头盔、战裙等样品。李勇捏着板甲边缘:\"这重量...士兵跑起来不会像只翻不过身的乌龟吧?\"王五拍胸脯保证:\"少爷放心!我们是水力冲压再加了透气孔,绝对比前任知府大人的官服凉快!\"
第二日,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海雾时,五十名新兵正在校场列队,李勇精选了三十军户和二十个渔民。李标举着丈二红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金山卫新军\"五个大字。王保国突然出列,脚跟相碰发出清脆声响,抬臂敬礼的姿势竟与现代人民军队别无二致。
\"向左——转!\"李勇的口令在晨风中荡开。士兵齐刷刷转向,却有个叫张二狗的愣头青转错了方向,直挺挺撞在了右边的士兵身上。哄笑声中,李勇突然扯开竹片,照屁股打过去。
\"左脚向左移,右脚跟紧跟上,摆臂要像大鹏展翅...\"伴随着李勇的怒吼,原本僵硬的动作渐渐有了韵律。李勇望着这群蜕变的庄稼汉,忽然想起后世军训场上此起彼伏的\"一二一\"。
不出三天,李勇发现队列中有个天才杨皋,左看右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李勇以前参加公司的军训和华为的黑马训练营军训,虽然只是练过十天半月,但别人跟着他学,无论是站姿、走姿还是坐姿,都无限接近现代军人。他自知其实是个冒牌货。这个杨皋中等偏高的个子,非常精壮结实,标准的军人胚子,还擅长弓箭,估计是天生协调性过人的家伙。
“这个这个,杨皋到前面来,我现在任命你为临时指导员,这队列训练一切动作就以你为标准,全部按你的要求来训练”
“报告大人,保证完成任务!”杨皋兴奋地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