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剑在手,紫气绕身周!逍遥真君徐守拙于奉天殿上一怒镇乾坤,言出法随斥群小,其威势已深深刻入满朝文武骨髓。陈宁一党的下场,如同悬在所有人头顶的利剑,让任何对“天工开物”之路的质疑都化作了最深的恐惧与沉默。朝堂之上,再无杂音。朱元璋那道“倾国之力,开万世之基”的旨意,终于能以雷霆万钧之势,毫无阻碍地推行下去!
户部的钱粮流水般拨付,工部调集的民夫工匠如潮水般汇聚。西山矿区,新式高炉拔地而起,日夜喷吐着灼热的铁水与浓烟,矿洞在“铁牛”驱动的巨大水车抽排下,不断向更深的地底延伸,精铁与煤炭的产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飙升!江南织造局内,第一代由蒸汽驱动的“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原型机在轰鸣中昼夜不息,纺出的纱线、织出的布匹如流水般淌出,效率百倍于人力!格物司内,算学大家与能工巧匠在徐鑫兑换出的基础物理、化学知识图谱指引下,如饥似渴地钻研,新的发现与改良不断涌现。
而这一切的核心,龙江船厂旁那片被划为禁区的巨大滩涂上,一座前所未有的“蒸汽工坊”正以惊人的速度成型!巨大的工棚连绵如城,烟囱林立,炉火日夜不息。工坊中央的干船坞,规模远超以往,坞底铺设着坚硬的混凝土,坞墙由巨大的条石砌成,深达数丈!
徐鑫手持天子剑,紫袍常驻于此。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真君,而是化身为最严厉也最睿智的总工程师。图纸是他从识海中《初级火器大全》及工业分支中精心挑选兑换的(消耗功德值点)——**铁肋木壳蒸汽明轮战舰(早期型)**!图纸包含了船体结构设计、龙骨铁肋加固、明轮传动系统、大型蒸汽锅炉及配套往复式蒸汽机的布局、甚至还有下层炮甲板的预留空间!
“真君!一号锅炉水压测试…又…又爆了!”负责锅炉铸造的大匠满脸烟灰,声音带着哭腔。这已是第三台试验锅炉在高压下焊缝崩裂。
徐鑫身形一闪,已至近前。他目光如电,神识扫过崩裂处,瞬间锁定应力集中点。“此处肋板过薄,焊缝未熔透!按此图,加厚三成!预热焊料,熔透为止!”他指尖点出,一道微不可查的灵力抚平了材料内部细微的裂纹倾向。匠人们如奉圭臬,立刻执行。
“真君!明轮主轴与齿轮咬合处,磨损太剧!运转半个时辰便发热卡死!”机械司的负责人焦急汇报。
徐鑫蹲下身,手指拂过磨损严重的青铜齿轮面,感受着摩擦的痕迹。“润滑油脂不耐高温!齿轮材质太软!换成我标注的这种‘白口铸铁’!润滑脂配方改用矿物油混合石墨粉!”他又从系统兑换了简易的轴承润滑脂配方。
“徐守拙!”徐妙锦的声音带着风,她一身利落的劲装,骑马从应天城赶来,跳下马背就冲了过来,小脸被工坊的热气熏得微红,眼中却闪烁着兴奋与好奇,“你天天窝在这铁疙瘩堆里,都快成铁人了!这大木头架子,真能变成你说的那种…不用帆也能跑的巨船?”她指着干船坞中那已初具规模的巨大舰体龙骨。长达三十余丈(约百米)的坚实橡木龙骨,如同巨兽的脊梁,横卧在坞底,其上已经开始铺设由西山新矿冶炼出的精铁锻造的肋骨框架,黝黑的铁骨与深色的木料形成鲜明对比,充满了力量感。
徐鑫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活力的身影,连日督工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几分。他嘴角微扬,指了指旁边一座正在吊装的、足有两层楼高的巨大圆柱形物体——那是第一台成功通过高压测试的舰用蒸汽锅炉。“看见那‘铁牛’的心了吗?等它装进去,再配上外面那两个巨大的轮子(明轮),”他又指了指旁边正在组装的、直径近三丈的巨大明轮叶片,“到时候,它喷出的烟,会比十座高炉还浓!它发出的吼声,会比一千头牛还响!它推动这巨舰前进的力量,能让最猛烈的飓风都变成温柔的抚摸!”
“吹牛!”徐妙锦嘴上不信,眼睛却亮晶晶地盯着那巨大的锅炉和明轮,想象着它们运转起来的样子,心跳莫名加速。这个臭神仙,总是能造出些让人瞠目结舌的东西。
时间在钢铁的碰撞、蒸汽的嘶鸣与徐妙锦时不时的“骚扰”中飞逝。在徐鑫近乎神迹般的“点化”(灵力微调、精准判断)和无数工匠呕心沥血的付出下,难题被一个个攻克。密封问题最终采用多层铅锡合金垫片配合耐高温石棉绳解决;大型铸件使用徐鑫提供的“失蜡法”精密铸造;传动齿轮换上了更耐磨的白口铸铁并优化了齿形;巨大的明轮轴套用了简易的滚珠轴承(钢珠由天工阁自产)和新型润滑脂,磨损大大降低。
半年后,洪武帝洪武十年秋。
龙江船厂,蒸汽工坊禁区。
巨大的干船坞闸门缓缓开启,长江浑浊的江水汹涌灌入!在无数道紧张、期待、敬畏的目光注视下,一艘前所未见的钢铁巨兽,缓缓浮起!
它长达三十余丈,宽近八丈!船体并非全铁,而是采用了坚固的橡木外壳,但关键的龙骨、肋骨、甲板横梁等核心承力结构,全部由黝黑的精铁铸造加固!船身线条比传统福船更加流畅修长。最引人注目的,是船体中部两侧,那两具如同巨大水车般的明轮!由坚固的铸铁骨架和厚重的木板叶片构成,静静地悬于水面之上。舰艏高昂,舰艉高耸,两座巨大的烟囱如同巨兽的呼吸孔,矗立在甲板中部。甲板之下,预留了宽敞的炮位空间。整艘战舰,散发着一种原始、粗糙却无比强悍的钢铁力量感!如同从洪荒时代走出的披甲巨兽!
“下水了!神舰下水了!!”
“真君神威!天工无敌!!”
岸上、坞墙上的工匠、士兵、官员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许多人激动得泪流满面,这是他们亲手创造的奇迹!
朱元璋、朱标、徐达、蓝玉等皇室勋贵,早已在戒备森严的观礼台上翘首以待。当看到那黝黑的铁肋在江水中若隐若现,看到那巨大的明轮和烟囱,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也被这钢铁巨兽的磅礴气势深深震撼!
“装煤!点火!准备试航!”徐鑫的声音通过特制的铁皮喇叭,清晰地传遍码头。
早已训练多时的“轮机兵”和“司炉工”们,如同打了鸡血,扛着一筐筐乌黑的煤炭,通过舷侧的舱口,冲入位于舰体中部的锅炉舱。巨大的炉门打开,炽热的火光映红了他们满是汗水的脸庞。铲煤、鼓风…动作虽显生涩,却充满了力量感!
呜——!!!
一声沉闷悠长、前所未闻、仿佛来自远古巨兽喉咙深处的**汽笛长鸣**,骤然撕裂了长江上的空气!吓得江边无数水鸟惊飞!观礼台上众人心头都是一跳!
滚滚浓烟开始从两根巨大的烟囱中喷涌而出,越来越浓,越来越黑!
舰桥内,徐鑫亲自坐镇指挥(也只有他能在初期压住场子)。他感受着脚下船体传来的细微震动逐渐加强,感受着那巨大锅炉内积蓄的磅礴力量,沉声下令:“明轮离合器,接合!锅炉加压!前进一!”
命令通过传声筒下达至轮机舱和舵舱。
轰…嗡…嘎吱…嘎吱…
巨大的明轮,在蒸汽的狂暴推动下,开始缓慢地、带着金属摩擦的呻吟声,转动起来!沉重的叶片拍击在江面上,溅起巨大的水花!
动了!这艘被朱元璋钦命为“洪武号”的钢铁巨舰,在没有任何风帆、没有任何人力划桨的情况下,凭借着自身喷吐的浓烟与蒸汽,缓缓地、坚定地,开始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