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唯有远处敌军的火把如萤火般闪烁,照亮了前行的路。大营内,徐辉祖召集众将领紧急商议应战之策。简虞虽带伤,但仍全程参与,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经验。
\"汉王此次倾巢而出,约有万余人马,较我军略占优势。\"徐辉祖指着沙盘说道,\"但我军士气高昂,且占据有利地形。若能善加利用,胜算不小。\"
简虞仔细观察沙盘,指向大营南侧的一片开阔地:\"此处地势平坦,若敌军选择在这里发起进攻,我方骑兵可以充分发挥机动优势。\"
\"不过,北侧山坡却是我军弱点。\"徐辉祖眉头紧锁,\"若敌军从此处发动突袭,我军腹背受敌,将十分危险。\"
简虞沉思片刻:\"将军,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在敌军抵达前,派一支精锐占领北侧高地,既可居高临下观察敌情,也可防止敌军偷袭。\"
\"妙计!\"徐辉祖拍案赞同,随即下令:\"林将军,你率领三百精锐,即刻前往北侧高地驻守;王将军,你统领弓箭手,埋伏在营寨四周;其余将士,按既定方案部署。\"
众将领领命而去,紧锣密鼓地安排防御。简虞则随徐辉祖登上指挥台,观察战场形势。
\"简大人此番在凉州城的见闻,对我军甚为重要。\"徐辉祖忽然说道,\"尤其是你提到的汉王布防弱点,若能善加利用,或可一举击溃叛军。\"
简虞点头:\"汉王虽有万余人马,但其中不少是临时征调的地方兵,训练不足,战力有限。真正精锐约三千,其中西北边军最为骁勇。我们应集中优势兵力,先击溃这部分精锐,余者自然瓦解。\"
\"简大人所言正合我意。\"徐辉祖欣然道,\"明日一战,就按此策行事。\"
夜深人静,简虞独坐营帐,借着烛光翻看地图。虽然明日之战已有部署,但他仍不断推演各种可能的战况,寻找最佳应对之策。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他深知此战的重要性。汉王一旦得逞,不仅边疆会生灵涂炭,整个大明的统治基础也将动摇。他必须竭尽所能,确保明军胜利。
正思索间,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斥候跪地禀报:\"启禀大人,林将军派人传信,敌军先头部队已抵达北侧山脚,似有攻山之势!\"
简虞立刻起身:\"立即通知徐将军!\"
不多时,徐辉祖匆匆赶到,听取斥候详细汇报。敌军果然瞄准了北侧高地,先头部队约千人,正沿山路向上推进。
\"敌军意图明显,欲先占据高地,居高临下攻击我军。\"徐辉祖分析道,\"还好我们先发制人,已有布置。\"
简虞却眉头紧锁:\"将军,此事恐有蹊跷。汉王非等闲之辈,不会不知北侧高地的战略价值。他明知我军已先一步占领,却仍派兵强攻,是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