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边境迷云(1 / 2)

日内瓦展览中心的安保室里,金属检测仪发出尖锐的警报声。我和程明、郑淮安以及三名安保人员围着那块老喇嘛留下的金属片,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但明显高于环境本底值。\"安保主管擦着额头的汗,\"程教授,您确定这是一位喇嘛留下的?\"

\"千真万确。\"我注视着监控屏幕上的回放画面:老喇嘛身着绛红色僧袍,面容慈祥,将金属片放在捐赠台上后从容离去。整个过程中,任何安检设备都没有反应。

郑淮安凑近观察金属片:\"纹路与铜铲几乎一样,但颜色更接近铁灰色。你们看这些螺旋纹——\"

\"先别碰它。\"我拦住他伸出的手,\"联系瑞士联邦材料实验室,我们需要专业设备分析。\"

两小时后,三位全副防护的专家带着特制容器取走了金属片。临行前,其中一位低声问我:\"程教授,您知道这块金属可能的价值吗?\"

\"学术价值无法估量。\"我谨慎地回答。

\"不,我是说商业价值。\"他意味深长地说,\"全球至少有二十家科技公司愿意为此支付九位数。\"

回到酒店,我们立即召开视频会议,连线国内的赵院士和俄罗斯的伊万诺夫教授。当赵院士看到金属片的照片时,手中的茶杯差点打翻。

\"这...这不可能!\"他激动地放大图片,\"看这个同位素标记!与罗布泊样本的衰减曲线完全吻合!\"

\"什么意思?\"程明追问。

\"意味着这块金属与新疆发现的碎片同源,但...\"赵院士调出一组数据,\"它的'年龄'比铜铲和西伯利亚样本年轻至少五百年。\"

会议室一片哗然。如果检测无误,这意味着\"天铁\"的制造或使用一直延续到相对近代!

伊万诺夫突然插话:\"程,看新闻!中印边境刚刚发生山体滑坡!\"

程明迅速调出实时新闻:中印边境争议地区突发地质灾害,暴露出疑似古代建筑结构的石墙。印度媒体已经称之为\"可能是失落的藏医药文明遗迹\"。

\"就是帕拉塞尔苏斯笔记中提到的位置!\"郑淮安惊呼。

我们立刻意识到事态严重性——如果那里真是\"药师之城\"遗址,各方势力必将蜂拥而至。果然,新闻更新显示,印度、瑞士和俄罗斯的科考队已申请前往考察。

\"俄罗斯队是谁带队?\"我警觉地问伊万诺夫。

\"不是我。\"他脸色阴沉,\"是极地研究所的安德烈耶夫,他与'香巴拉生物科技'有合作。\"

我们立即联系国内相关部门,详细汇报了金属片和边境遗址的情况。三小时后收到回复:中国科考队已组建,由中科院考古所牵头,特邀我们团队作为医药史顾问参与。

\"但有个条件,\"对接的官员严肃地说,\"必须严格保密金属片的存在,特别是它与边境遗址的潜在关联。\"

回国前,我们见证了金属片的初步分析结果:其锎247含量是铜铲的三倍,且含有一种前所未见的稀土元素组合。最令人震惊的是,在特定频率的电磁场中,它能显着增强某些抗生素的活性!

\"这不就是古代版的靶向给药系统吗?\"瑞士的实验室主任惊叹,\"这块金属简直就是纳米技术的宏观体现!\"

带着加密数据回国后,我们立即投入边境考察的准备工作。程明负责整理帕拉塞尔苏斯笔记中的地理线索,郑淮安则联系西藏的次仁多吉,请教高原医药知识。

出发前夜,程明在药膳馆阁楼整理师父遗物时,发现一个尘封的木匣。里面是一封泛黄的信件,信封上写着\"吾徒程远亲启\",笔迹正是玄静法师的。

\"爸!快来看!\"程明的声音带着颤抖。

我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师父熟悉的蝇头小楷:

\"远儿:

若你读到此信,想必已见铜铲之奇。为师有一事隐瞒多年——三十七年前,我云游至错那,遇雪崩得救于一老僧。他引我至一山洞,内有古殿残垣,称此地乃药王殿外院...\"

信中提到,师父在山洞中发现了几块特殊金属片和半卷医典,后来制成铜铲等药具。老僧叮嘱他\"非时不传\",因此师父一直等到晚年才将铜铲传给我。

\"错那...\"程明迅速定位,\"就在边境线中国一侧!离这次山体滑坡点不到二十公里!\"

我们连夜将信件内容汇报给科考队领队——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周明华教授。他立即调整了考察路线:\"我们先去错那方向,看能否找到玄静法师提到的山洞。\"

次日清晨,科考队从拉萨出发。车队穿越雅鲁藏布江河谷,向东南方向行进。随着海拔升高,我的太阳穴开始隐隐作痛,但内心的激动压过了不适。

\"程教授,\"周教授在越野车后座摊开地图,\"根据您师父的描述,山洞应该在这个山谷里。\"他指着一个马蹄形山坳,\"但卫星图像显示这里常年云雾笼罩,地形复杂。\"

车队在距目的地十公里处停下,剩下的路程需要徒步。我们穿上防寒装备,在当地向导带领下向山谷进发。六月的西藏阳光炽烈,但山谷里依然寒风刺骨。

\"前面就是'药王谷'。\"向导指着云雾缭绕的山口,\"我们藏族老人说,那里有座看不见的寺庙,只有有缘人才能进去。\"

穿过一片碎石坡时,郑淮安突然脚下一滑,碰倒了一堆风化严重的石柱。露出地面的部分刻满了模糊的符号。

\"是古藏文!\"周教授蹲下辨认,\"'药...王...殿...外...禁',这应该是一块界碑!\"

这一发现让团队士气大振。我们小心记录坐标后继续前进,很快在一处悬崖下发现了玄静法师信中描述的山洞入口——被经幡半掩着,不走近根本发现不了。

洞内空间比想象中开阔,借着强光手电,我们看到石壁上刻满了药草图案和藏文咒语。最深处确实有几处人工建筑痕迹:倒塌的石墙、残缺的佛像基座,以及...

\"看那里!\"程明的手电照向角落,一块青灰色的金属板半埋在碎石中,表面纹路与日内瓦老喇嘛留下的如出一辙!

周教授立即封锁现场,通知文物保护部门。专业考古队到来前,我们只能做非接触性记录。通过激光扫描,发现金属板下方似乎连接着更大的结构。

\"这绝对不是自然形成的洞穴。\"周教授仔细观察石壁,\"看这些凿痕,整个山洞可能曾被改造成寺庙。\"

当晚,我们在山洞附近扎营。半夜,程明突然摇醒我:\"爸,外面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