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必有深远考量(2 / 2)

“所以现在又陷入困境。”

庞统将他与曾丰商讨的结果告知赵云。

听完庞统的话,赵云也开始思索。

然而很快,他便放弃。

“这种事我不太擅长。”

“要是领兵打仗或许会更好些。”

赵云只得勉强笑了笑,接着说道:

“不过庞先生,这事。”

“明天我去建业城时交给陛下一并考虑。”

“或许陛下和郭先生会有更好的建议。”

赵云也不愿为难自己,干脆地说。

听闻赵云之言,庞统与曾丰顿时眼前一亮。

“没错!”

“陛下聪慧过人,定能解决这个难题。”

庞统立刻兴奋地说道。

曹晚已是魏军将士的精神支柱,亦是他们的信仰所在。

面对曹晚的决策,郭嘉和庞统仍会权衡,思考是否还有更优方案。

然而曹晚的决定,必有深远考量。

就像这次新战船的设计,郭嘉和庞统提出各自见解。

曹晚却十分高兴,尽管最终效果未必理想。

曾丰回想近期事务,认为庞统所言可信。

新式战船的设计源于曹晚,这种构思或许需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善。

因此,听到赵云此言,曾丰也十分激动。

人人都对曹晚抱有盲目的信心,相信他定能解决眼前的难题。

曾丰激动地对赵云说道:“赵将军,此事就拜托您了。”

赵云微笑着回应:“无妨,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我这么做也是为了魏国。”

“那就多谢赵将军了。”曾丰点头致意,“赵将军,请尽快准备,早些回禀陛下,也好让他有更多时间思索对策。”

庞统在一旁催促道:“眼下阻击东吴战船最为关键。若无法遏制其攻势,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白费,既劳民又伤财。若是东吴再次摧毁我们的造船厂,便是恶性循环。”

赵云坚定地说:“庞先生、曾管事,请放心,我即刻带人返回。”

话音未落,赵云转身直奔军营。看到赵云离去的背影,庞统和曾丰的心中稍感宽慰。

回到军营后,赵云迅速召集一支魏军队伍,朝着建业城疾驰而去。他对庞统与曾丰的话深以为然,一路疾行。途中发现队伍难以跟上时,他果断下令休息。

“所有人原地休整!”赵云下达命令后,转向副官叮嘱,“待众人休整完毕,你带剩余的人随后赶来,我先行一步。”

“遵命。”

副官领命后,赵云继续全力赶往建业城。目送赵云远去,副官也安排部下休息。

待众人恢复体力,副官按常规行军速度向建业城进发。

此时,浔漓城内,庞统与曾丰仍在商议对策。两人虽绞尽脑汁,却总被另一个问题阻挠,最终未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庞统与曾丰商议后,决定先行前往造船厂查看进展,以缓解内心的焦虑。

抵达造船厂后,他们发现新厂的地基已基本完工,规模远超旧厂,令人眼前一亮。此时,所有人齐聚一处,气氛紧张而忙碌。

庞统计划分阶段推进工程,尽快实现部分功能,即使暂时只能建造一艘战船。他主张战船与厂房同步施工,因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便是争分夺秒地作业。

对于浔漓城来说,时间的紧迫性无法估量。吴军可随时发起袭击,而浔漓城却难以即时形成反制力量。

经历了吴军的两次突袭,浔漓城对敌方的愤恨已达顶点。尽管上次奇袭未造成重大损害,但此次吴军彻底摧毁了城内主要的造船设施,攻势毫无保留,不留余地。

要对抗吴军的战船,必须尽快打造新舰。现有的十艘战船虽能投入战斗,却存在风险——一旦暴露,极可能遭遇敌方集中火力打击。在魏军全面备战前,双方在江面交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吴国在此长期经营,战船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即便魏军的十艘新型战船击沉吴军同等数量的舰艇,对方仍能迅速补充兵力。这是吴军的优势,也是魏军的短板。

正如魏军的重甲骑兵是其独有王牌,庞统选择优先完成基础建设,率先搭建起一个能够启动生产的车间。如此一来,即便吴军再次来袭,仅已完成部分可能受损,尚未开工的区域则安然无恙。

2014年

战船的建造工作可边清理边推进,虽不影响整体进程,但速度难免放缓。毕竟,人力再多也无法大幅缩减单艘战舰所需时间。多数精力都耗费在材料加工上,真正组装的时间相对短暂。

庞统与曾丰注视着眼前的进展,心情复杂。喜忧参半的情绪萦绕心头。

亥时,夜幕低垂,赵云拼尽全力返回建业城。城门已闭,城墙上的魏军值守士兵闻声赶来,见是赵云便迅速开启城门。入城后,他径直奔赴军营。此时的建业城寂静无声,街巷无人,多数人家早已熄灯安歇,唯有赵云孤身一人策马疾驰。

抵达军营时,部分将士已入睡,其余也在准备休息。见到赵云,值班士兵立刻行礼。赵云未作停留,直接询问皇帝及郭嘉的所在。士兵略加思索回答道:“不知陛下方位,但郭先生仍在营中,应还在主帐。”

赵云听罢,立即策马奔向主帐,下马后直入其中。郭嘉正与将领们商议后续策略。战船尚未完工,魏军无法贸然发起总攻。然而,长久按兵不动并非魏军风格。更甚者,吴军已两度挑衅,必须给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