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军心低迷,亟需激励(2 / 2)

官员们焦虑万分,却无力阻止民众自由出入。强行干涉只会激化矛盾,加深百姓对朝廷的不满。

……

“诸位,眼下有一难题亟待解决。”

“容我说几句。”

“战局紧迫,某些政策不妨适度调整。”

众人闻言,面露难色,眉头紧锁。

见状,张布苦笑着摇头叹息,继而正色道:“诸位,请三思。是选择暂时让步,争取长远稳定?还是固守眼前利益,牺牲未来?”

众人沉默思索,张布与诸葛诞随即离开。前者直奔王宫,后者则赶往校场。

大殿之内,众人依旧神情恍惚,陷入沉思。

众人似有所悟,随后逐渐散去。无人知晓他们究竟明白了些什么。

王宫,书房。

张布正在调制茶水,孙皓则在揉着眉心。

“大王,请饮茶。”

张布端上泡好的茶递给孙皓。

孙皓轻啜一口后问道:“你说朕眼下该做何事?”

此言令张布一时语塞。当下局势复杂,他亦无计可施。

面对孙皓的询问,张布一时难以作答。

见张布陷入沉思,孙皓眉头深锁。

片刻后,张布开口道:“大王,魏军正在加紧训练水军。”

“不如趁其尚未熟习水战之时发起一次试探性进攻,以探明敌情。”

听罢张布之言,孙皓犹豫难决。

虽吴国急需一场胜仗提振士气,但贸然出兵难免会对魏军驻地造成损害。战后的修复工作无疑会加重孙皓的负担。

“不如传诸葛将军前来商议。”

孙皓随即派人去请诸葛诞。

不久,诸葛诞匆匆赶来。

“不知大王急召所为何事?”

诸葛诞满是困惑地望着孙皓。

“诸葛诞,吾与张布认为,魏军尚不精通水战,应趁机发起攻势。”

“不知汝意下如何?”

张布将心中想法告知诸葛诞,盼其支持。

诸葛诞略作权衡后答道:“此策可行。”

“军心低迷,亟需激励。”

诸葛诞表态支持,张布倍感欣慰。

孙皓听完诸葛诞的话陷入沉思。吴国久无振奋士气之举,连诸葛诞都坦言士气低落,可见军心涣散。而魏军水师尚未完备,吴国水军实力尚存,正是扭转局势的良机。

尽管分散于各城,集结后亦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然而,若要集结,各城的守备便会削弱,此乃孤注一掷之举。

一旦此战失利,吴国将陷入重重困境。

在新兵尚未完全练成前,吴国更难抵御魏军,部分城池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秩序。

“诸葛诞,目前可调动多少兵力?”

“尽量不影响各地的情况下。”

孙皓仍心存顾虑,毕竟若失败,后果将危及吴国根本。

诸葛诞思虑片刻,面露难色道:“依现状,顶多一万。”

“其中五千为正在操练的新兵。”

听罢此言,孙皓与张布皆神情凝重。

“如今我军兵力竟已如此薄弱?”

张布满是不信。

自建业城之事传出并获证实后,

各地百姓纷纷自发组织反抗。

致使诸多城池抽调更多守军。

诸葛诞神色黯然,孙皓听闻亦觉沉重:

“不少百姓如今以为归降魏军便可免死,甚至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因此多地百姓踊跃反抗守军。”

“更有守军被策反。”

诸葛诞越说,孙皓脸色越差。

吴国竟已至这般境地?

孙皓决意一搏,毅然道:“集结军队,向魏军发起进攻。”

“挑选守军稀少之处直接撤离。”

“待击退魏军后再夺回这些城池。”

“此番定要让魏军知晓我吴国并非易与之辈。”

孙皓此刻战意高昂。

身旁的张布与诸葛诞感受到他强晚的战意。

随即二人领命,三人取来地图商议放弃哪些城池的防御。

不久便将距离建业城较远的城池纳入计划。

经三人商议,一支三万的部队就此组建。

“诸葛诞,立刻派人出发。”

“迅速完成集结,五日后发起进攻。”

“我要让魏军从此再不敢轻启水战。”

孙皓说完,两人立即着手布置战事。

张布和诸葛诞随即离开,朝校场走去。

不久,诸葛诞便派遣使者前往各城征召兵马,筹备攻打渡溘城。

众人皆知此举旨在彰显吴国实力,因此诸葛诞开始筹备作战所需。

张布也全力协助调配吴国资源,只为赢得一场辉煌胜利。

吴国再度活跃起来。

与此同时,在渡溘城的魏军中,

戌时,曹晚与众将士正庆贺胜利。

“首批战船已经完工。”

“水军亦具备了作战能力。”

“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对吴国展开最终攻势。”

“拿下吴国,诸君皆是功臣。”

曹晚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愿为陛下效力。”

底下众人齐声响应,声音嘹亮,传遍全城。

许多百姓听见这豪迈之言,内心涌起共鸣。

曾几何时,很多人惧怕魏军,因其威名显赫。

然而真正接触后才发现,魏军不过是有血有肉、性情真实的战士。

他们会喜会悲,也会困倦劳累。

他们与普通百姓并无二致,唯有面对生死时的从容不迫。

无畏生死,只顾向前,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