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的,凡尔赛得有点过了吧?”
“哎,还真不是凡尔赛,这个破地方,要不是师父把我赶出来,我根本就不会过来,糯米饭都没地方吃……”
“哟,您自己信吗?”
“难道你不信?”
“哪里,小爷说的我都信。”
“嗯,会聊天,有趣,不愧是艺术家。”
手牵手进到大厅坐下,林夜寒转身问道:“卢洪,你名下公司不是做娱乐的吗?想想,怎么样让我身边这位佳丽复出歌坛大红大紫啊?”
“爷,眼下的歌坛,正从市场经济微妙转型,刚刚在上个月底,卡带销量突破千万大关,电视机也进入了普通家庭,广播电台的覆盖范围从城市扩展到乡镇,还有各大报纸、电影月刊,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杨小姐如果要复出,完全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过气艺人\"到\"全民偶像\"的蜕变的……”
“哟哟哟,卢洪,没看出来哈,你才是娱乐业的天才,具体有什么捷径可以走?”
“要说最快出圈的地方,非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莫属,记得八三年的时候,导演组接到一个特殊请托,某位曾红极一时的女歌手希望借春晚舞台复出,当时的总导演黄一鹤盯着她泛黄的演出照,想起三年前她在工人文化宫的告别演出时,台下观众席空了一半,掌声稀稀拉拉的场景……”
“后来如何?”杨慧瞬间又来了兴趣,不禁追问道。
“后来,黄导给她安排在零点倒数后的黄金时段,让她唱那首《乡恋》,用的是气声唱法,类似于邓丽君的唱腔,虽然争议大,但老百姓喜欢……果然,这次出镜成为她的关键转折点,《乡恋》的旋律通过春晚热潮传遍全国,电视机前的观众发现:这个曾经唱革命歌曲的女歌手,如今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裙,波浪卷发垂在肩头,眼神里多了几分风情,当晚就又一次爆红……与此同时,《大众电影》杂志编辑部看到《乡恋》在年轻人中引发的讨论时,立即决定用这位女歌手的照片做封面。封面上她斜倚在钢琴旁,手指轻抚琴键,标题赫然写着从《乡恋》到春天,这本发行量超过百万的杂志,在各地新华书店的橱窗里摆放了整整一个月……”
“嗯,她就是我的偶像李谷一老师。”杨慧叹道,眼神里满是羡慕。
“紧接着,王府井百货大楼的音像柜台前,每天、每时、每刻几乎都挤满了抢购磁带的顾客。售货员只要喊上这么一嗓子,李谷一的新专辑又到货了,每人限购两盒……人群肯定又全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而且,这个场景又恰巧被《北京晚报》的记者拍了下来,第二天报纸的头版头条自然就成了《乡恋》旋风席卷京城,李谷一再掀歌坛热潮……与此同时,上海的《新民晚报》接连数天刊登李谷一全国巡回演唱会即将启动,首站上海体育馆的广告,海报上印着她的大幅照片,背景是璀璨的星光,演出门票提前一个月开始预售,黄牛党在售票处外支起了摊子,票价被炒到了原价的五倍以上……”
听到卢洪对她的偶像再次爆红的分析,杨慧依然不解:“卢总,难道这些都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