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子服椒营救季孙(1)(2 / 2)

鲁昭公决定亲自赴晋国请罪,他主意已定,宁肯自己这个国君被扣留,也不能让季孙意如在晋国受罪。

鲁国三桓势力需要平衡,少了任何一桓,鲁国都可能陷入大乱。

于是,平丘之会结束后,听说晋军根本没有来讨伐鲁国,晋侯已经率军回了新绛,鲁昭公立即准备了一大堆礼物,亲自赴晋国交涉季孙意如被拘押之事。

早有细作将鲁侯即将来晋国的消息报至晋国六卿,刚刚取得伐戎大捷、声望如日中天的上军将中行吴对中军将韩起道:

“诸侯互相朝见,是为了重温友好。如今我们抓捕鲁国执政卿大夫,却同时接受鲁侯的朝见,这个太尴尬了吧?根本就没有哪种礼仪可以这样做吧算?”

于是,六卿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拒绝鲁昭公入晋,并派出使者赴黄河渡口。

可怜的鲁昭公刚渡过黄河,便被告知自己被晋国列入不受欢迎名单,只得悻悻而归。

鲁国大夫子服椒终于坐不住了,当初为了替鲁国请罪,正是他请求季孙意如求见晋昭公,结果害得季孙意如被捕。

见国君亲自赴晋国朝见被拒,子服椒决定自己去一趟晋国,他必须要为季孙意如和鲁国的安全作最后的努力。

子服椒到了晋国,先是携重礼拜访了中行吴。

子服椒是作足了功课的,知道这个时候晋国六卿中,中行吴的声望是最盛的。

他对中行吴道:“元帅,敝国对贵国可谓是悉心事奉,但不知贵国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敝国?”

“邾国也好,莒国也好,那是蛮夷小国啊。敝国不但与贵国是兄弟之国,还是天子所倚重的大国。而且,敝国每年都按时足数向贵国进贡。”

“如果敝国这样还要被贵国抛弃,那敝国只能选择侍奉齐国和楚国去了,这对贵国有什么好处呢?”

“亲近兄弟之国,帮助国土较大之国,支持按时进贡之国,惩罚贰心之国,这才是盟主应有的态度。”

“请元帅无论如何要考虑周全,在晋侯面前多多替敝国美言,否则,敝国无奈只能去侍奉其他大国了。”

中行吴没有参加平丘之会,相关情况本不大清楚。此时听子服椒如此一说,感觉事态严重,于是立即去见韩起。

中行吴对韩起道:“元帅,不能让鲁国寒心啊。前几年,楚国灭陈亡蔡,我们晋国作为诸侯盟主,居然不去救援,盟主之威已经大大受损了。”

“幸亏楚国新君即位,陈、蔡两国才得以复国。现在,我们居然为了莒国、邾国这种东夷小国而让兄弟之国鲁国受到委屈,元帅为何不阻止国君呢?”

韩起却心道,国君有国君的考虑,这一次你是没有参加过平丘之会,国君所受的委屈也不小啊。

正胡思乱想着,下人来报,说鲁国大夫子服椒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