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换孩子”(2 / 2)

村里每家每户养鸡有数量要求,养兔……林昭不清楚。

她看着顾母问:“娘,能养兔子吗?”

顾母想也不想地说:“想养就养。你家里又没鸡,养只兔子怎么了,又没人说不能养。”

政策又没说嘛。

林昭揉揉谦宝的小脸蛋,“听到没有,能养,回去让你爸给你编个小笼子,想养就养吧。”

聿宝吸溜一下,拍拍小胸脯,“我可以打兔草,找最嫩的。”

打兔草。

“噗嗤……”林昭笑出了声,小朋友说话真好玩。

“好,你帮弟弟打兔草。”

顾父也被孙子萌了下,当即道:“编笼子有啥难的,不用找承淮,我来,现在就能编!”

老爷子说完,坐在那里编起来。

聿宝珩宝满心好奇,拎起小竹凳,凑过去观看。

顾父手很巧,会编竹帘、编凉席、编凳子……连造型复杂的小动物都会编,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十全十美爷爷。

编笼子对他来说不在话下。

瞧着爷爷利落的编笼子,珩宝哇一声,“爷爷好厉害。”

这没什么厉害的,乡下老头人人都会。顾父被孙子软乎乎的夸赞哄成翘嘴。

外面传来阵阵欢呼。

顾母站了起来,“这声音……一定是承淮他们回来了,哎呦喂,这么吵,肯定猎了不少肉,我去瞧瞧。”

没哭嚎声,说明上山的人都完好无损回来了,她没多担心。

顾家其他人激动不已,跟着顾母往外走。

谦宝用小短手指戳戳林昭的肩膀,眸光困惑,好似在问妈妈怎么不出去?

“野猪长得又丑又凶,不去凑热闹,等会去看小兔子。”林昭轻哄。

双胞胎本想冲出去,听她这么说,急刹车停住,也不去凑热闹了。

鱼鱼是个咸鱼性子,不爱动弹,更多时候和窈宝坐在角落玩布娃娃,看到院子的动静,屁股都不挪动的,也是很省心的小崽崽。

有她在,窈宝总有人玩,小姐妹俩开开心心的,哪个都不闹,除非饿了或者要拉。

“爷,野猪肉好吃吗?”珩宝舔了舔嘴唇,坐在小板凳上问他爷。

顾父点头,“好吃啊,肉哪有不好吃的。”

没买的好吃,这是肯定的。

对顾父这种受过苦日子的人来说,有肉吃就不错啦,哪由人挑剔!

珩宝嘴馋,顿时有些期待,“爷,晚上能吃猪肉吗?”

山上打的猎物,像野猪这种比较大的,都会平分,否则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所以一般来说,今晚家家户户都能吃上野猪肉。

“能。”顾父肯定地回答。

珩宝抹了下嘴角,更加期待。

顾承淮等人打回四头野猪,三大一小。杀猪匠杀了猪,家家户户分到肉,村里的大人小孩都高兴的不行。

连帮忙的宋谦和文怀远都分到了猪肉,因为这事,村里人对男知青有所改观,慢慢拿正眼看他们了。

文怀远受宠若惊,“宋哥,咱这是……融入了?”

宋谦默了默,淡淡道:“你是白眼受多了。人家给个笑脸,你就龇着牙一脸满足。

“出息。”

气度不凡的青年拎着块四四方方的猪肉,不紧不慢地回知青点。

文怀远瞪眼,追上他,“宋哥,你啥意思?你说我没出息?你别急,你说清楚……”

两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吵吵闹闹回家。

这天的风很温柔。

知青点。

看到宋谦和文怀远手里的肉,知青们吞了吞口水,不住地后悔。

早知道山里没啥危险,他们也跟着去了,这么大块肉呢。

这些乡下人心眼真多,肯定是怕他们分肉才忽悠他们山上有野兽,太黑心了……

顾家也分到了肉,是星野兄弟几个拿回来的。

“聿宝,珩宝,你俩咋没出去看热闹,三叔打了好大几头野猪,老多肉呢!”铁蛋兴奋走近,甩着手里的肉。

“星野哥,野猪可怕不?”珩宝迎上去,戳戳那块肉。

“可怕啊,那么大哩。”星野比划着,“奶说野猪很危险,能拱死人的。”

他瘪瘪嘴,“长得不好看,黑乎乎的。”

星辞,也就是来妹说:“管它好不好看,肉好吃就行。”

理宝眼睛亮晶晶,脸上写满小崇拜,“三叔真厉害!他连那么大的野猪都能打死!”

星辞感慨,“是男人就得当兵。”

顾家人:“……”

这老气横秋的说辞。

就在这时,顾杏儿回来了。

“咱家分了这么多肉啊,我回来的刚好。娘,晚上全做吗?多做点,我去给我奶送一碗。”她没喊人,谁也没看,对顾母说。

顾承淮在顾杏儿后面进来。

见她无视了家里所有人,心生不悦。

不愿和惯坏的小妹多废话,淡淡出声:“肉老宅会送过去,你去二叔家吃。”

顾杏儿不乐意,“三哥……”

顾承淮不再废话,深邃如寒潭的黑眸落在她身上,隐隐流露出警告。

他对她的耐心告罄。

顾杏儿一瞬间被钉在原地,浑身都发冷,没成年的姑娘,哪遭得住金戈铁马的军人气势。

“……去就去!”抢走理宝手中的肉,重重一跺脚,“哼,我还不想跟你们一个饭桌吃饭呢!”

话落。

一阵风似的跑掉。

没人把这个小插曲当回事。

顾承淮净了手,见谦宝坐在媳妇儿怀里晃脚,脸上挂着甜甜的笑,没怎么受影响,眼底闪过一抹浅笑。

找机会把张满月的下场告诉给林昭。

对此,林昭只用一句话评价,“李家人狠,她是既蠢……又学会了李家人的狠,都不是好东西。”

身为弱者,反而挥刀向更弱者,甭管落到什么下场,都是自作自受。

顾承淮温声道:“这事过去了,别气坏了身体。”

“嗯。”

此时。

穿过山就能到的隔壁村村口。

眉心带黑痦子的女人眼见天色越来越晚,说好换孩子的怂包女人还没来,猜测出了事,拉下脸,骂了句什么,挑担离开。

看到她的冷脸,竹筐里的幼童缩缩脖子,眼睛漫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