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中透露的战意不够坚定,文章也有一些取巧讨好的意味。这种文风应该是曾经赵宋科举最受欢迎的,此人必定在赵宋学府学习过,或者参加过赵宋的科举。”</p>
……</p>
伴随着军师们不断提出意见,任原和众人经过再三讨论之后,终于把最后的顺序给定了下来。</p>
一甲的三位,正是,二号,九号,七号。</p>
“哥哥,其他人已经排好了,这三个人,你怎么选?”</p>
其他名次中,排名最高的是五号,最低的是六号,这是众人经过刚才多次商讨后的结果。</p>
“我之前就说过,咱们这次科举,一甲前三名正式固定名称,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刚才也听了大家那么多意见,那我就来亲自点了。”</p>
众人把前三甲具体的顺序留给任原,在大伙儿看来,这是非常应该,也是非常必要的。</p>
“哥哥,前三甲,就应该你来。”</p>
萧嘉穗表示,这是君王应该做的,哥哥你可别怂。</p>
“好,那就二号状元,九号榜眼,七号探花!”</p>
任原也不纠结了,大笔一挥,定下了三个人的名次!</p>
而当所有名次都决定之后,裴宣起身,他作为公证人,要亲自把三人的名字揭开。</p>
“大益第一次科举,探花——汉州张浚!”</p>
“榜眼——歙州吕将!”</p>
“状元——信州陈康伯!”</p>
……</p>